“当时的族长柳老爷子说:‘这里有水有树,是块福地,咱们就在这安家吧!’于是大家砍树搭屋,开荒种地,建起了咱们柳树村。这棵大柳树就成了村里的守护神,村名也由此而来。”
孩子们听得入神,铁蛋忍不住问:“那游方道士呢?婆婆刚才说要讲道士的故事。”
王婆婆笑了笑:“别急,这就讲到了。村子建成后没几年,有一天,真的来了个游方道士。”
“那道士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上去好久没吃东西了。他走到村口这棵柳树下就晕倒了。当时的族长——也就是柳老爷子的儿子——心善,让人把道士抬进屋里,给他喂了米汤,又请郎中给他看病。”
“道士在村里休养了三天,族长一家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临走那天,道士把族长叫到这棵柳树下,说:‘贫道蒙受贵村大恩,无以为报,今日临别,有一言相赠。’”
王婆婆压低了声音,孩子们不自觉地凑近了些。
“道士指着这棵大柳树说:‘此树已有灵性,开了灵智。好生对待它,它日必能庇护全族老小。’然后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罗盘,在树下转了几圈,神色凝重地说:‘百年之后,此地当有一劫。若到那时,贫道后人必会前来,还望诸位听他一言,或可免灾避祸。’”
“说完这些,道士深深作揖,转身就走了。族长将他的话记在心里,嘱咐子孙后代要好生爱护这棵柳树,并将道士的话代代相传。”
故事讲完,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望着老柳树,充满了敬畏。
铁蛋小声问:“王婆婆,那道士的后人来了吗?”
王婆婆摇摇头:“还没来呢。不过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了。所以啊,这柳树发了新芽,定是有灵性的,你们可不能乱碰,要好好爱护它,知道吗?”
孩子们齐声应道:“知道啦!”
这时,远处传来各家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孩子们一哄而散,只剩下王婆婆独自坐在老柳树下。
第二章,柳树托梦
暮色四合,天色渐暗。王婆婆颤巍巍地站起身,望着老柳树上星星点点的嫩绿,想起道士的预言,心中莫名不安。
她转身回屋,端出小半碗她一日来省下、原本打算浇灌蔫菜的发浑之水,颤巍巍走到柳树下,缓缓将水浇在树根处,合十喃喃:“树神老爷莫怪,前几日还以为您遭了劫数...这点水原想浇菜,如今还是孝敬您吧。您喝了,好好活过来,保佑咱村子平安无事...”
清水渗入干涸的土壤,老柳树似乎轻轻颤动了一下,枝条在晚风中微微摇摆,仿佛在回应老人的祈祷。
王婆婆抬头望着暮色中越发苍翠的柳枝,轻声自语:“若道士的后人真来了,咱们定要好好听他一言才是。”
夜色渐浓,老柳树在月光下静静伫立,新生的嫩芽泛着淡淡的微光,仿佛在守护这个它见证了百年的村庄。王婆婆的故事和预言,随着夜风悄悄飘散,却不知是否有人真正放在心上。
而远在百里之外的云雾山上,一位年轻道士正收拾行装,准备前往那个师父临终前再三嘱咐一定要去的地方——柳树村。
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其他人回到家里听到孩子们说柳树发芽了,起初不信,但偷偷去看后,都惊讶不已。想起白天二狗泼的水,心中各有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