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云黎开始清理店内的物品。大部分商品都已经过期或不再适用,她仔细分门别类,能留的留,该扔的扔。在收拾最底层的货架时,她发现了一个铁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老照片。
最上面一张是全家福。五岁的她坐在父母中间,哥哥站在身后,奶奶坐在最前面,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父亲牺牲前一年春节拍的,之后全家再也没能凑齐过。
十二岁那年,母亲所在的地质勘探队遭遇山体滑坡,七人全部遇难。云黎记得那天放学,是奶奶来接她,眼睛红肿,声音沙哑。回到家后,奶奶抱着她和哥哥哭了整整一夜。
十八岁高考前夕,哥哥在一次消防任务中为救被困群众,没能从火场中出来。那是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云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三夜,出来后仿佛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只有在奶奶面前才会勉强挤出笑容。
而现在,连奶奶也离开了她。
云黎轻轻抚过照片上每一张笑脸,然后将照片小心地放回铁盒,收到柜台最下面的抽屉里。这些回忆太沉重,她还没有准备好面对。
清理工作持续到黄昏。当最后一箱废弃物品被搬出店外时,夕阳的余晖恰好透过门上的玻璃,洒在店堂中央。光柱中尘埃飞舞,仿佛有生命般旋转升腾。
云黎累得靠在墙边,环顾四周。店铺虽然空旷了许多,但仍然保留着过去的痕迹。她决定不做过多的装修,只稍作整理,保留这份时光沉淀下来的味道。
她打算卖一些怀旧商品——麦芽糖、搪瓷杯、老式文具、手抄报...或许不会有太多客人,但至少能让她有事可做,让这份记忆延续。
夜幕降临,小镇渐渐安静下来。云黎锁好店门,穿过天井,走进后面的老宅。这栋两层木结构房子已经住了云家四代人,每一块木板都浸润着时光的气息。
奶奶的房间在二楼,自她去世后就一直锁着。云黎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推开那扇熟悉的房门。
房间保持原样,床铺整洁,梳妆台上还放着奶奶常用的木梳和雪花膏。空气中隐隐约约还有奶奶身上的味道——淡淡的茉莉花香混合着中药的气息。云黎深吸一口气,仿佛奶奶才刚刚离开房间不久。
墙角放着奶奶的陪嫁——一个巨大的樟木箱。云黎记得小时候最爱翻这个箱子,里面有奶奶的嫁衣、老照片、信件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物件。奶奶总是由着她翻弄,偶尔还会拿出一两样,讲一段往事。
云黎蹲在箱子前,轻轻打开箱盖。樟脑的香气扑面而来,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奶奶的衣物。最上面是那件她最爱的暗红色绣花旗袍,云黎记得奶奶每年春节都会穿上它。
一件件衣物被取出,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记忆。云黎小心地将它们叠好放在一旁,准备日后清洗收存。箱底有一个紫檀木小匣子,她认出那是奶奶存放重要物品的地方。
打开匣子,里面是几张地契、一些老邮票,还有一枚勋章——父亲的一等功勋章。云黎拿起勋章,冰凉的触感让她微微一颤。勋章下面压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给小黎”。
是奶奶的笔迹。
云黎的手指微微发抖,她展开信纸,奶奶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