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月光,清冷如水,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地上,像一地破碎的冰。
4
沈兰芝像是听不懂「客气」二字,总爱「无意」间出现在我和陈书砚之间。
我陪陈书砚在书房看兵书,她会端着一盅参汤,袅袅娜娜地走进来,声音甜得发腻:「表哥,表嫂,看了这么久,歇会儿吧,喝点参汤补补精神。」说着,她的手就很自然地往陈书砚肩上搭去,眼神里的亲昵,毫不掩饰。
陈书砚没有躲,只是抬头对她笑了笑:「还是兰芝细心。」
我放在膝上的手,悄悄握紧。
我花了半个月时间,亲手为陈书砚缝制了一副护膝。冬天快到了,他骑射时膝盖容易受寒。护膝里,我特意加了些保暖的绒毛,针脚细密,每一针都缝进了我的心意。
可第二天,我却在沈兰芝的马车上看到了那副护膝。她正拿着它,跟身边的丫鬟说笑。
我走过去,沈兰芝看到我,像是受了惊吓般,连忙把护膝藏到身后,红着眼圈,泫然欲泣:「表嫂……对不起,我以为这是表哥给我的……昨天我随口说马车里冷,表哥就拿了这个给我,我……」
陈书砚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皱着眉看我:「柳玉,兰芝年纪小,不懂事,你别跟她计较。一副护膝而已,我再让人为你做一副就是。」
我看着他,忽然想起三年前,有一次宫宴,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官夫人,嘲笑我身上的玉佩俗气,说一看就是市井之物。
那时的陈书砚,当即就变了脸,将我护在身后,冷冷地对那夫人说:「我王妃的东西,轮得到你置喙?」他甚至还因此事,让那位小官丢了官职。
那时他说:「本王的王妃,容不得旁人轻慢。」
原来,有些话,从来都不是专属。他的维护,也从来都不是只给我一个人的。
5
中秋家宴,设在宫里。太后心情好,赏赐了不少东西,其中有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做工精巧,上面镶嵌的珍珠圆润饱满,一看就价值不菲,太后亲自把它戴在了我的头上,笑着说:「柳氏,书砚有你这么个能干的王妃,是他的福气。」
我谢了恩,心里却没什么波澜。经过这些日子,我已经学会了不抱期待。
宴席上,沈兰芝坐在陈书砚身边,目光频频落在我头上的步摇上,那毫不掩饰的艳羡,连旁人都看出来了。
宴席散后,我回到王府,摘下头上的步摇,随手放在了梳妆台上。
第二天晨起,步摇不见了。
我让丫鬟去找,没过多久,丫鬟就脸色难看地回来了,手里拿着那支步摇,低声道:「王妃,步摇……在沈姑娘的梳妆盒里找到了。」
我让人把沈兰芝叫来,她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哭得梨花带雨:「表哥,表嫂,我真的不知道它怎么会在我那里……我昨晚喝多了,许是不小心拿错了……表嫂,你相信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陈书砚皱着眉,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明显的不悦:「柳玉,不过一支步摇,何必小题大做?兰芝都已经认错了。」
「小题大做?」我攥紧了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也让我更加清醒,「王爷忘了,这是太后赐的东西?私藏太后赏赐,按律当如何,王爷不会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