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我手里有了点积蓄。我用这些钱,从路过的商队手里买了粮食、盐、布料,还有一些工具。所有人终于不用再吃野菜草根,穿上了干净的衣服,脸上的气色也越来越好。

赵虎看着每天忙碌但充满活力的众人,又看了看我站在烤架旁,一边指挥一边和商队老板谈笑风生,心里感慨万千。他以前觉得,大凉亡了,一切都完了,但现在他发现,只要有我在,大凉就还有希望。

这天晚上,收摊后,我算了算账,发现这半个月赚的钱,已经够买一批种子了。

“赵统领,” 我把账本递给赵虎,“明天你带着几个人,去附近的镇上买些粮食种子和蔬菜种子回来。咱们光靠卖烤串不行,得自己种地,才能长久。”

赵虎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又看了看我,郑重地点了点头:“是,太子殿下!”

我笑了笑,抬头看向远处的星空。

烤串摊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种地、养殖、发展手工业……一步一步来,总能把大凉重新建起来。

我仿佛已经看到,不久的将来,青凉山脚下,不再是简陋的烤串摊,而是热闹的集市;曾经的残兵,不再是面黄肌瘦的难民,而是精神饱满的子民;而我这个“沙雕”穿越者,也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带领大凉,走向新的繁荣。

想到这里,我又拿起一串烤好的鱼串,啃了起来。

嗯,真香!

买种子的事情很顺利。赵虎带着人去了附近的镇子,不仅买回了水稻、小麦、玉米(没错,我特意让他找的,虽然这时候玉米还没大规模普及,但偶尔有商队从西域带来种子),还有白菜、萝卜、土豆等蔬菜种子。

种子买回来,我又犯了难——种在哪?

青凉山脚下有一片荒地,以前是农田,但因为战乱,早就荒了,长满了野草,土壤也贫瘠得很。

“这地能种吗?” 赵虎看着荒地,皱起了眉头,“土太瘦了,怕是长不出好庄稼。”

“能种!” 我拍着胸脯,一脸自信。我虽然是个烤串摊主,但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待过,跟着爷爷种过地,还在网上看过不少农业科普知识,改良土壤这种事,我还是有点心得的。

我立刻制定了“荒地改良计划”:

1. 除草翻土:所有人都出动,把荒地上的野草拔掉,然后用锄头把土翻松。我还教大家用“深耕法”,把地下的熟土翻上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2. 积肥施肥:这是改良土壤的关键。我让大家把平时的生活垃圾(比如菜叶、果皮、杂草)、动物粪便(烤串剩下的骨头、内脏,还有狩猎组抓到的动物的粪便)都集中起来,挖了几个大坑,做成了“堆肥池”。我还教大家用草木灰当肥料,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杀菌。

3. 引水灌溉:青凉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我让铁匠打了些铁铲和锄头,带着大家挖了一条水渠,把河水引到田里,解决了灌溉问题。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怀疑,但看着我每天都泡在地里,和大家一起除草、翻土、挖水渠,没人再抱怨。曾经的文臣们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锄头;曾经的宫女太监们也不再娇生惯养,跟着一起干活。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标——把地种好,长出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