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奇妙的是收尾。苏瑾用喷枪在杯口上方喷附了一小片薄薄的橙皮油雾,瞬间,一股清新又略带苦涩的香气弥漫开来。接着,她取下一小枝新鲜的迷迭香,用火燎了一下尖端,散发出独特的木质香气,轻轻放置在冰球之上。

“试试看,”苏瑾将酒杯推到林曦面前,杯底与木质台面接触发出轻微的闷响。“‘海边落日’。”

林曦低头看去。琥珀色的酒液包裹着晶莹的冰球,迷迭香的绿意在暖光下点缀其间,被燎过的尖端还萦绕着细微的烟雾。她迟疑地端起杯子,先嗅到了橙皮的清新和迷迭香的独特气息,抿了一口。

入口是朗姆酒的醇厚温暖,紧接着是柑橘的明亮酸度和一丝甜味完美平衡,最后留在舌尖的,是那抹难以忽视的、来自迷迭香的微涩余韵和淡淡的烟熏感。奇妙的是,这复杂的风味层次,竟真的勾勒出一幅落日时分海边静谧又略带怅惘的画面。

更让她心惊的是,这杯酒,精准地戳中了她此刻的心情——逃离后的短暂宁静,对未来的迷茫,以及那抹无法轻易挥散的、过往带来的苦涩。

她抬起头,恰好对上苏瑾平静的目光。那双眼睛仿佛在问:如何?

“很……特别。”林曦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微涩,“味道很像它的名字。”

苏瑾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几乎看不见弧度。“酒和人一样,需要找到合适的状态和搭配。”她说完,便转身去照料其他客人,留下林曦独自品味着那杯酒,和那句意有所指的话。

林曦慢慢啜饮着杯中的液体,感受着酒精带来的微暖逐渐驱散身体的疲惫和心里的些许寒意。她拿出手机,下意识地想刷新那些已经设置为免打扰的工作群和社交动态,手指悬停片刻,又锁上了屏幕。她转而拿起相机,悄悄对着那杯酒和后方朦胧的书架拍了一张。镜头扫过吧台后的苏瑾时,她正低头切着水果,侧脸在光影下显得格外专注沉静。

在这个陌生的海边小镇,在这个充满书卷气和酒香的空间里,在这个仿佛能看透人心的调酒师面前,林曦第一次感觉到,一直紧绷着的某根神经,稍稍松弛了下来。

2

接下来的几天,林曦白天带着相机在小镇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拍下蜿蜒的巷弄、停泊着渔船的码头、在阳光下打盹的猫,以及被海风侵蚀出纹路的墙垣。但每到傍晚,她总会不自觉地走向“忘忧酒吧”。

她发现自己有些期待那杯总能给她些许惊喜的特调,也更想观察那个话不多却总能给人恰到好处舒适感的调酒师。

她尝试过点酒单上的其他酒。苏瑾调制的经典鸡尾酒,如马丁尼或老式,水准极高,精准稳定得像教科书。但林曦更偏爱她即兴创作的那些无名的特调。每一次,苏瑾都会稍稍打量她片刻,然后默不作声地开始操作,最终呈现的饮品总能微妙地契合林曦当天的心情。

“今天像是需要一点活力?”某晚,苏瑾递给她一杯泛着明亮青绿色、装饰着薄荷叶的酒,气泡细密地上升。林曦喝了一口,酸甜清爽,确实驱散了她因走了一整天而带来的萎靡。

又一夜,林曦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盯着书架的方向出神。苏瑾推过来的是一杯色泽深沉、近乎黑色的酒,用的是黑麦威士忌,带着一股深邃的草药和烟熏风味,入口强劲,后味却奇异地令人感到安稳。“这杯叫‘夜航’。”那是苏瑾第一次主动说出特调的名字。林曦觉得,她似乎看透了自己正在迷茫的夜色中试图寻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