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其中,一位自称来自江南的赵姓商人最为活跃,他时常以洽谈采购军粮副产品(如糠麸)为名在仓库外围出现,出手颇为阔绰,与一些低阶吏员和民夫喝酒攀谈。

但陈默留意到,此人攀谈时,问话极有章法。

看似闲聊粮价,却总在不经意间将话题引向仓储的管理细节、各批粮草的轮换周期、乃至往年损耗的核准流程。

他听得专注,一双眼睛看似随意扫视,却总在丈量着粮垛间的距离,默数着车辆的载重,那眼神深处藏着的审视与计算,绝非一个寻常米糠商人该有的兴趣。

更有一次,陈默见他在一场雨后勘察库房周边的车辙,手指不经意地捻起一撮湿泥搓了搓,眉头微蹙,那神态不像是在关心货物潮湿,倒像是在评估道路的承重与车辆的规制。

周福对此人也略有耳闻,只当是寻常逐利的商贾,甚至私下笑道:"南方人就是精明,连麸皮糠壳的生意都不放过。只要他银子给得足,些许麸皮,卖与他便是。"

然而,陈默在一次送单据时,与这位赵商人擦肩而过。

此人虽一身锦缎,言谈间模仿商贾的圆滑,但身姿挺拔如松,步伐沉稳有力,下意识避让地上水洼的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股经年训练才有的协调。

两人目光有一瞬的交错,陈默看到了一双深邃锐利的眼睛,那眼神绝非沉迷算计锱铢必较的商贾所有,倒像能穿透人心,看清这仓场里所有的明暗勾当。

陈默心中蓦然一动,将茶肆的流言与眼前这个神秘的商人对上了号:莫非,那御史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而眼前这人......

局势变得复杂起来,但也让陈默看到了新的可能。他不能确定来人是敌是友,但敌人的敌人,或许就是朋友。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周福一党做事谨慎,核心证据隐藏极深,仅凭外围调查难以致命。必须打草惊蛇,引蛇出洞!

这一日,又是一批大宗税粮即将登记入库。周福照例将账册递给陈默核对。

陈默像往常一样快速翻阅,拨打算盘。但在核对到一批由“丰隆号”承运的粮食时,他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运用自己高超的做账技巧,在其中一笔数额上,极其隐秘地嵌入了一个“诱饵式”破绽。

这个破绽做得极为巧妙,表面上看毫无问题,甚至与之前他们贪腐的手法有延续性,但若是遇到真正精通账目且知悉内情的人细查,便能发现其中的逻辑断裂——它像一把微型的锁,只有握有特定钥匙(知晓真实贪腐脉络)的人才能察觉并试图去“修正”它。

他将账册交还给周福,神态如常。

“大人,核对完毕,数目无误。” 周福满意地点点头,粗略扫了一眼便合上了账册,并未察觉任何异常。

陈默垂手立在一旁,心跳如擂鼓。

他知道,鱼饵已经悄无声息地撒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等待。要么惊动蛇群,反噬自身;要么,就能钓出那条最深藏不露的大鱼。 这场刀尖上的舞蹈,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

第五章:密室藏账,生死一线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县衙高大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森然而肃穆。一道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身影,贴着墙根,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