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家的姑娘?”他若有所思,“听说林家小姐诗书琴画样样精通,原来还兼济天下啊。”

她脸一红,甩开他的手:“登徒子!”

他大笑起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脸上,明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那便是初遇。后来才知道,他是沈将军的独子,刚从边关回京不久。沈林两家本是世交,只是小辈们从未见过。自那日后,沈言希总是找各种借口来林家,美名其曰“探讨学问”,实则变着法子逗她开心。

他带她溜出府去逛夜市,看她紧张的手心出汗,笑她“林家小姐居然也会害怕”;他在她生病时翻墙送来蜜饯,被家丁发现,差点打断腿;他教她骑马,在她差点摔下马时飞身扑救,结果自己当了肉垫,断了两根肋骨...

十五岁那年上元节,他带她去放河灯。满河灯火如星,映得她眉眼如画。他忽然收起一贯的嬉皮笑脸,认真的看着她。

“清清,等我挣了军功,就向陛下请旨赐婚。我要风风光光地娶你进门。”

她低着头,脸颊发烫,声音细若蚊蝇:“谁说要嫁你了...”

他急得抓耳挠腮:“你不嫁我嫁谁?我告诉你,林晚晴,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新娘。”

回忆如刀,刀刀剜心。

晚清睁开眼,泪水已干。她低着头看着自己的嫁衣,金线绣的鸾凤依旧,只是再等不到与它们相配的祥龙。

3 绝笔信中的誓言

她忽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自己的闺房。小芸正坐在门外抹眼泪,见她过来,急忙起身:“小姐...”

晚清仿佛没看见她,径直推门而入,从妆匣最底层取出一个锦囊。那是言希出征前夜给她的,说等他回来才能打开。

她颤抖着手,扯开锦囊,里面是一封信和一枚玉佩。玉佩温润,刻着云纹,是他的贴身物件。

展开信纸,那熟悉的、略显潦草的字迹映入眼帘:

“吾爱清清:若你读到此信,说明我已食言,未能亲自归来迎娶。莫哭,我宁愿见你笑颜,哪怕只在记忆之中。

边关月冷,常忆你窗下灯火。每思及你,便觉此生值得,山河可护。

若得天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若不幸,魂归故里,只盼你另觅良人,平安喜乐。

但恕我自私,玉佩为证,今生今世,你都是我唯一的妻。

言希绝笔”

信纸从指尖飘落,晚清踉跄一步,扶住妆台才稳住身形。

原来他早有预感。原来他每一步都走在死亡的阴影里,却还在信中叮嘱她要“平安喜乐”。

“言希...”她喃喃道,将玉佩紧紧攥在手心,直到棱角刺痛皮肤。

窗外,又一阵风吹过,梨花纷纷扬扬,如雪如絮。

晚清忽然平静下来。她仔细将信折好,放回锦囊,连同玉佩一起小心地收进袖中。然后她走到镜前,仔细地整理妆容,补上被泪水冲花的胭脂,重新描画眉毛,点染朱唇。

镜中的新娘依旧美得动人,只是眼中再无光彩。

她转身出门,不再看那棵梨树,也不再看那条空荡荡的路,径直向沈家走去。

沈家庭院,喜庆的红绸尚未取下,却又挂上了惨白的丧幡。红白相映,刺目而诡异。宾客大多已经散去,只剩下几个至亲好友还在帮忙料理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