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微微颤抖着,翻过这一页。
下一页,依旧是我。
是在数学课。眉头紧锁,眼神死死地盯着摊开的练习册,嘴唇下意识地微微张开,牙齿正无意识地、用力地咬着笔杆的末端,留下一个清晰的齿痕印子。那种被难题彻底困住、几乎要和题目打上一架的懊恼神情,被捕捉得惟妙惟肖。笔杆几乎要被咬瘪的角度都画得一丝不苟,额角甚至能看到因为专注和烦躁而微微鼓起的青筋轮廓。
再下一页……
一幅接着一幅。没有文字,只有铅笔的深浅线条,构筑着一个只有我和她(或许只有她)知道的奇妙世界。
是我在篮球场边为班里男生呐喊助威,激动得跳起来,马尾辫高高扬起,脸上洋溢着纯粹快乐的笑容。背景里模糊的奔跑身影和模糊的喧闹声浪,更加衬托出画面中心那个清晰生动的瞬间。
是我在某个深秋傍晚放学时,猝不及防被一场大雨困在楼门口。狼狈地缩着脖子,把书本胡乱地塞进书包顶在头上,鞋尖不安地踮起,望眼欲穿地盯着外面的雨帘。雨水被风刮进来的轨迹,湿漉漉贴在额角的发丝,校服单薄的肩膀缩起来的样子……每一个狼狈的细节都清晰无比,却又带着一种奇特的专注凝视。
是我在课间和同学嬉闹,笑得前仰后合,毫无形象地捂着肚子,眼角甚至能看到被夸张笑意挤出来的、细微的纹路。那种纯粹的、张扬的青春活力,穿透纸面而来。
是我在自习课上偷偷打盹,头一点一点像小鸡啄米,手里还虚虚握着一支笔。
是我冬天戴着一条颜色极其夸张、毛绒绒的大围巾,笨拙地裹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眯着对抗寒风的、有些茫然的眼睛。
是我在图书馆高高的书架间,踮起脚尖费力地去够最上层的一本书时,那绷直的背影和努力伸长的手臂……
一幅幅,一页页。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神情,不同的姿态。
全都是我。
三年时光被压缩、凝固在这一张张薄薄的纸页上。铅笔的灰调子堆积出我的眉眼,我的动作,我那些自己从未留心过的、细微的表情习惯。每一次低头,每一次蹙眉,每一次不经意的笑……都被那双安静的眼睛捕捉、珍藏,然后小心翼翼地安放在这里。
一种极其庞大的震颤感,顺着指尖蔓延到手臂,再席卷全身。喉咙彻底哽咽住,呼吸变得困难。原来,在她沉默注视的角落里,我竟这样“存在”过。如此丰富,如此生动,却又如此陌生——像一个从未认识的自己,在这个本子里被重新发现。那些我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微小瞬间,统统被另一个人不动声色地收藏进眼底,刻在了心上。
手指越来越快,带着一种迫切得近乎贪婪的心情,又带着一丝不敢触碰的敬畏,飞快地翻动着纸张。“哗啦——哗啦——”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铅笔线条构成的影像在我眼前飞速掠过,像一场无声的、倒流的时光电影。每一帧的主角,都是我。
终于,手指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