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什么地方?"

"字迹虽然是同一个人写的,但下笔的力度和角度在递减,就好像写字的人精神状态越来越不稳定。"

这个发现让陈墨思考起胡永强的心理状态。连续杀人确实会对杀手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使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报复行动。

"另外,"小张继续说,"我们在分析胡永强的狱中记录时发现,他在监狱里经常看心理学和犯罪学相关的书籍,还自学了电子技术。"

这解释了胡永强为什么能够干扰监控设备,也解释了他为什么选择这种特殊的杀人方式。无头尸体不仅是为了隐匿身份,更是一种心理恐吓。

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剩下的两个目标是谁?

陈墨重新审视了整个案件,突然想到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当年的培训班老师。

"小张,立即查一下2018年精英管理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信息。"

十分钟后,小张拿来了详细资料。

"一共有三个主讲老师:江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教授、知名企业家刘总,还有一个特聘讲师..."小张的声音突然停住了。

"特聘讲师是谁?"

"胡永强。"

4

陈墨感觉如遭雷击。

胡永强竟然是当年培训班的老师!这意味着他不仅认识所有的学员,还掌握着他们的详细信息。更重要的是,绿野地产的案例分析很可能就是他故意设计的。

"快查一下当年的具体情况!"

小张立即联系了江城商学院。半个小时后,真相开始清晰。

2018年7月,胡永强以成功企业家的身份被邀请到精英管理培训班授课。他的课程主题是"投资风险识别",绿野地产就是他提供的案例。

按照当时的设计,这个案例是为了训练学员的分析能力。胡永强本以为学员们会被表面的华丽包装所迷惑,从而论证自己的"投资眼光"。但没想到三个小组都识破了骗局,尤其是第一组的分析报告详细到令人震惊。

更致命的是,第一组的学员们没有仅仅停留在课堂讨论,而是将分析报告提交给了相关监管部门。正是这份报告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最终导致了胡永强的落网。

"所以胡永强恨的不是整个培训班,而是第一组的五个人。"陈墨喃喃自语,"因为他们不仅识破了骗局,还主动举报了他。"

但这样一来,新的疑问出现了:胡永强说还要杀两个人,但第一组的五个人都已经死了,剩下的目标是谁?

陈墨再次仔细研究纸条上的信息。"第五个。还有两个。"这句话可能有两种理解:一是总共要杀七个人,现在杀了五个;二是除了第一组的五个人,还要杀另外两个人。

如果是第二种理解,那么这另外两个人会是谁?

陈墨突然想到一个可能:当年除了学员举报,可能还有其他人参与了对胡永强的打击。

"小张,查一下当年负责胡永强案件的办案警察。"

"好的。"小张立即行动。

十分钟后,答案让所有人震惊。

当年负责胡永强诈骗案的主办警官,正是现任江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王峰。协办警官是经侦支队的副队长李明。

陈墨的手机响了,是王峰打来的。

"陈墨,胡永强的通缉令发出后有人举报,说在江城北区的一个废弃仓库见过类似的人。你立即带队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