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张婶端着西瓜过来,看到蹲在地上的姑娘,突然拍手:“哎呀!是当年跟小陈在天台画星图的姑娘!我就说这宇航员发绳眼熟,你当年还说要带着它去看夜光云呢!”
林汐抬头擦眼泪,接过西瓜,指尖碰到张婶的手,还在发颤:“张婶,您还记得我?”
“怎么不记得!” 张婶把西瓜往她手里推,“当年你走的时候,小陈抱着项目大纲在火车站哭,我还劝他‘姑娘是去做正事,会回来的’,没想到真等着了!”
“您别跟她提这个。” 陈暮赶紧打断,却被张婶瞪了一眼:“怎么不能提?当年要不是你嘴硬,说‘你走了项目就停了’,能让她自责这么久?人家姑娘在漠河守了十年夜光云,说不定每天都在想怎么补项目数据!”
林汐小口咬着西瓜,西瓜汁顺着嘴角流,滴在项目大纲上。她突然想起 2021 年夏天,老郑给她看陈暮导师发来的照片 —— 陈暮在天文台给小孩讲云系,手里举着的牌子上写着 “夜光云:高空的银河碎片”,和当年他们约定的科普主题一模一样。
“当年我走,是老郑急电说发现夜光云雏形 —— 那是漠河十年一遇的机会,我学大气物理的,不能错过。” 林汐的声音轻得像雨丝,“我怕跟你说了你不让我去,怕你觉得我不管项目了,更怕你知道我偷偷把你的笔记本带在身上,会生气。”
“我怎么会不让你去?” 陈暮的声音软下来,伸手拂去她肩上的碎发,“你当年说‘想做记录高空星光的人’,我记到现在 —— 我只是气你,不跟我商量就走,气你连‘等我’都没说。”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阳光透过云层,在地板上织出两道交叠的影子。林汐把 U 盘放在桌上,指尖划过外壳上的宇航员贴纸:“这里面不只是漠河的夜光云录音,还有我的观测笔记 ——2017 年 6 月 12 日上海的湿度、风向,我都记在里面,你看了就知道,那天真的适合录低空云系……”
2 硬盘里的独白与漠河的星屑:藏在数据里的思念
第二天早上七点,陈暮被王主任的电话吵醒,语气里带着急:“陈暮,‘十年气象科普’项目下周要初审,你负责的 2017 年启动段还空着!再找不到林汐当年的直播录音,我就只能换别人接手了!”
“主任,我明天就去单位,录音我肯定能找到。” 陈暮挂了电话,转头看到林汐坐在桌边,手里翻着本旧笔记本 —— 封面上画着夜光云,淡蓝色的笔触晕开,像极了当年他们在天文馆画的星图,纸页间还夹着片干硬的落叶,叶脉里藏着细碎的星屑。
“这是漠河的落叶?” 陈暮拿起落叶,指尖触到叶脉上的纹路,像摸到了遥远的星光。
“嗯,去年秋天捡的。” 林汐把落叶小心放回笔记本,“漠河的秋天只有二十天,叶子落得快,我捡了好多夹在数据册里防潮。老郑说,气象数据就像落叶,看起来是冰冷的数字,其实藏着季节的温度,藏着人的心事。”
陈暮突然想起 2017 年秋天,林汐在天台捡了片梧桐叶,夹在项目大纲里说:“等我们收集够十年的气象素材,就把落叶做成标本,贴在每一页数据后面,这样每次翻到,都像看到了当年的季节。” 他起身打开最旧的硬盘,点开 “2018.6.12 便利店录音”—— 里面除了雨声,还有他低声的独白:“林汐,今天上海下雨了,便利店的鱼丸还是两串八块,我录了雨声,不知道你那边有没有看到夜光云。对了,导师说你在漠河挺好的,就是总忘了按时吃饭,你可得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