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元。陈敬民看着屏幕上的数字,突然觉得无比讽刺。他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背上了债务,可现在,脑云科技却告诉他,想要拥有 “更真实” 的苏婉,还需要再付五十万。
他按下了终端的关机键,房间里瞬间变得一片寂静。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路灯亮了起来,在窗户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陈敬民坐在沙发上,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老照片,心里充满了迷茫和痛苦。他不知道,自己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到底换来了什么。
第二章:数据里的 “空白”
接下来的一周,陈敬民开始刻意回避终端。他把那个银色的显示屏锁进了抽屉,每天早出晚归,要么去以前常去的老地方转悠,要么就在空荡荡的钟表铺里发呆。可越是回避,苏婉的影子就越清晰 —— 吃饭时,他会习惯性地多摆一副碗筷;看电视时,他会下意识地想和身边的人分享剧情;甚至在修表时,他会突然停下手里的活,想听听苏婉的意见。
周五的晚上,陈敬民在外面喝了点酒,晕晕乎乎地回到家。打开抽屉看到终端的那一刻,他终究还是没忍住,按下了开机键。
屏幕里的苏婉依旧是那副温柔的模样,背景换成了他们以前常去的江边公园:“敬民,你这几天怎么都不找我呀?我有点想你了。”
陈敬民的喉咙发紧,他看着屏幕,轻声问:“婉婉,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吗?”
“当然记得呀。” 苏婉笑着说,“是在市中心的电影院,我们看的是《泰坦尼克号》。散场的时候,外面下着雨,你把外套脱下来给我披上,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
陈敬民的心猛地一沉。
他们第一次约会根本不是在电影院,而是在他的钟表铺。那时候苏婉刚大学毕业,在附近的小学当老师,因为手表坏了,才走进了他的铺子。那天阳光很好,苏婉穿着白色的衬衫,站在柜台前,认真地看着他修表。修好手表后,苏婉说:“师傅,你修表的样子真认真,我能请你吃个饭吗?”
至于《泰坦尼克号》,是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年一起看的。那天确实下着雨,他把外套给了苏婉,自己淋了雨,结果第二天就感冒了,苏婉照顾了他整整一周。
“婉婉,你记错了。” 陈敬民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们第一次约会是在我的钟表铺,不是电影院。”
屏幕里的苏婉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困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是吗?可能是我记错了吧。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好了。”
“年纪大了?” 陈敬民突然提高了声音,“你现在只是一串数据,怎么会年纪大?怎么会记错事情?”
苏婉的表情变得有些委屈,眼眶微微泛红:“敬民,你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你别生气好不好?”
看到苏婉这副模样,陈敬民的心里又软了下来。他知道,这不是苏婉的错,错的是那些冰冷的代码,错的是那些把意识当成商品买卖的人。
“对不起,婉婉,我不该对你发脾气。” 陈敬民的声音缓和下来,“我只是…… 有点想你了。”
“我也想你,敬民。” 苏婉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你能不能多陪陪我?我一个人在这里,有点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