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高中时期呢?” 陈砚最关心这个,“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打架、霸凌之类的。”
“有!” 林晓雨翻到资料的第二页,眼神变得严肃,“2014 年,王浩在三中读高二,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霸凌过一个叫‘陈明’的同学。陈明那时候性格内向,经常被他们欺负,比如抢他的零花钱、把他的课本扔到厕所里,最严重的一次,他们把陈明堵在学校后山的小巷里,打了他一顿,还把他的头按进泥水里 —— 后来陈明转学了,再也没消息。”
“陈明……” 陈砚重复着这个名字,在纸上画了个圈,“这‘十年了,该还了’,很可能就是陈明回来报复了。查一下陈明的下落,看看他现在在哪里,做什么工作。”
“已经查了,但很困难。” 林晓雨皱起眉,“陈明转学后,就改了名字,他爸妈也搬了家,当年的班主任退休了,同学也大多没联系 —— 好像这个人凭空消失了一样。”
陈砚点点头,又看向另一份资料:“刘梅那边怎么样了?她有没有作案时间?”
“刘梅,女,55 岁,退休工人,她儿子的婚房确实是王浩装的,因为漏水问题,她找王浩协商了不下十次,王浩每次都推脱,还说‘再闹就找人收拾你’。不过,她昨晚有不在场证明 —— 她儿子说,昨晚十点到今早六点,刘梅一直在家里照顾生病的孙子,没出门。” 林晓雨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个线索:王浩的公司最近资金链很紧张,欠了工人三个月工资,还欠材料商十万块,材料商上周还去公司闹过,说再不还钱就‘让他好看’。”
“材料商叫什么名字?” 陈砚问。
“叫赵刚,男,40 岁,开了家建材店,性格很暴躁,之前因为讨债和人打过架。” 林晓雨回答。
两人正说着,技术科的人敲门进来,递过一份报告:“陈队,现场的红色马克笔找到了,扔在便利店后面的垃圾桶里,上面没有指纹,但笔帽里有一点皮屑,我们提取了 DNA,正在比对数据库。另外,我们在王浩的手机里,发现了一条他十年前发的朋友圈,内容是‘废物就该待在垃圾桶里’,配图是一个被欺负的男生的背影 —— 应该就是陈明。”
陈砚接过报告,看着那张模糊的背影照片,心里沉甸甸的:“晓雨,你去趟三中,找当年的老师和同学,问问陈明的情况;我去会会那个赵刚,看看他有没有嫌疑。”
林晓雨去三中的时候,正是课间。当年的班主任李老师已经退休,住在学校附近的家属院。听说王浩被杀,李老师叹了口气:“王浩那时候就是班里的小霸王,和张磊、李强、孙伟三个同学,整天欺负陈明。陈明父母离异,跟着奶奶过,性格特别内向,被欺负了也不敢说,直到那次被他们按进泥水里,高烧不退,他奶奶才来学校闹 —— 后来陈明就转学了,我再也没见过他。”
“张磊、李强、孙伟这三个人,现在在哪里?” 林晓雨问。
“张磊高中没毕业就去外地打工了,听说去年因为赌博欠了很多钱;李强考上了外地的大学,留在那边工作了;孙伟前几年因为车祸去世了。” 李老师回忆道,“说起来也奇怪,前阵子还有人来问过陈明的事情,也是个年轻人,说自己是陈明的远房亲戚,想找他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