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黎颜停下脚步,手里的书包带攥得发白。“那……你还回来吗?”

“不知道,可能中考后回来,也可能不。”赵博看着她,眼睛里有她看不懂的情绪,“但我想回来。黎颜,你能不能等我?别转学,别离开这里,等我回来。”

他说了三遍“等我回来”,每一遍都比上一遍更用力,像是要把这句话刻进她心里。黎颜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哭腔:“我等你。”

送黎颜到楼下那天,赵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大白兔奶糖,塞进她手里。“这是我妈从老家带来的,你爱吃的。”他顿了顿,“黎颜,不管我走多久,你都要记得,我会回来找你的。”

黎颜攥着那颗糖,看着赵博转身走进楼道,直到他的身影消失,才慢慢剥开糖纸。甜味在嘴里散开,却带着一点涩,像那天的风。

2014年1月,赵博走的那天,黎颜没去火车站。她站在教学楼的天台上,看着远处驶过的火车,鸣笛声传来时,她蹲下来,哭了很久。口袋里的书签被摸得发烫,上面的“颜”字,成了她那段日子里唯一的念想。

第二卷:梧桐与告白

2014年的夏天,中考结束后的第三天,黎颜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熟悉,带着点沙哑的兴奋:“黎颜,是我,赵博。我回来了。”

黎颜握着手机,手都在抖。她跑到楼下,看见赵博站在老槐树下,比半年前高了些,瘦了点,穿着一件白色T恤,手里拎着一个行李箱。看见她,他笑了,眼睛弯起来,还是像以前一样亮。“我没骗你,我回来了。”

那天他们聊了很久,在小区的长椅上,从初中的趣事聊到各自的中考成绩。赵博说,他说服了父母,回来读高中,因为“答应过别人要回来”;黎颜说,她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就在他们初中隔壁。

高中三年,他们成了彼此最亲密的伙伴。一起晨跑,一起在图书馆刷题,一起在晚自习后走那条熟悉的路。赵博的数学依旧很好,黎颜的语文是强项,他们互相补课,成绩都稳定在年级前二十。

高三的压力很大,模拟考一次比一次频繁。有一次黎颜考砸了,躲在操场的角落里哭,赵博找到她时,手里拿着一瓶热牛奶。他没说话,只是坐在她身边,陪她一起看远处的晚霞。“黎颜,没关系,一次考砸不算什么,我们还有下次。”他的声音很温柔,“不管怎么样,我都在。”

高考结束那天,他们一起去了市中心的梧桐道。夏天的梧桐叶很茂盛,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像碎金。赵博忽然停下脚步,看着黎颜:“黎颜,我们报同一所大学吧,上海的,那里有很多梧桐树,你不是喜欢吗?”

黎颜的心跳又快了起来,她看着赵博的眼睛,里面映着梧桐树的影子,也映着她的脸。“好。”

2017年9月,他们一起走进了上海某大学的校门。赵博读的是土木工程,黎颜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虽然专业不同,但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在周末逛遍上海的大街小巷。

大学的生活很自由,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有人追求黎颜,会送她花,会约她看电影,但她都拒绝了。因为她心里,一直住着一个人,那个人在初中时让她等,在高中时陪她刷题,在她难过时给她递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