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张砚盯着李中介的眼睛,试图从那慌乱的神色里找出破绽:“打电话的人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比如为什么选 302 室,或者有没有提过什么特殊要求?”

李中介使劲回想了半天,最后摇了摇头:“没有,就正常问租房的事,说自己是上班族,要离公司近的。我这中介说房源多,每天都有好些个打电话租房的,我哪能记住那么多细节……”

室内的灯光惨白,照在李中介汗湿的额头上。张砚没再追问,只是让警员把李中介带回去做笔录。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手里捏着那份租房合同——网络上还在为《十二日谋杀案》的剧情争论不休,现实里却已经出现了和小说如出一辙的凶案。是有人沉迷小说,模仿作案?还是这本爆火的小说,本身就藏着更深的秘密?

夜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张砚拿出手机,点开《十二日谋杀案》的最新章节,屏幕上的文字在夜色里泛着冷光,仿佛下一个凶案的预告,已经悄然写进了小说里。

第二章 第一场案发后的第三天

清晨,城北区望湖苑小区的警笛声划破了早高峰的喧嚣。

4 号楼 501 室的防盗门虚掩着,门内飘出的福尔马林气味比锦绣花园 302 室更淡—— 这是第二起谋杀案的现场。

法医老陈的镊子停在死者手腕的针孔上方,放大镜下,针孔边缘的皮肤泛着不自然的淡粉色。“还是静脉注射福尔马林,但稀释比例应该比上一案低了一点。”

他抬头看向身后的张砚,指腹蹭过死者垂在身侧的手,“剂量刚好够让死者在失去意识前,做出‘自己扎针’的动作 —— 你看,他的手指还保持着捏握针管的姿势,桌上那页潦草的‘遗书’,应该是凶手逼他写的,字迹抖得厉害。”

张砚蹲下身,目光扫过桌面。遗书内容只有短短一句“欠债太多,无力偿还”。纸页边缘沾着一点淡蓝色的颜料,和死者身上那件沾着同样颜料的工装夹克对应上——死者应该是个装修工人,三十五岁。

“又是李中介的租客。”小白拿着租房合同走进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紧张,“合同签订方式和第一案一模一样:虚拟号打电话、密码箱交接合同,李中介全程没见过死者本人。技术科查了死者的通话记录,最近三天除了和中介的短信,就只有几个催债电话,没发现异常。”

张砚站起身,走到阳台。这里的布局和锦绣花园 302 室惊人地相似:衣柜门紧闭,阳台上晾着几件没干的衣服,桌上的水杯里剩着半杯水——仿佛有人刻意复制了第一案的“正常居住”假象,只在福尔马林剂量和那页遗书上加了“自杀” 的伪装。

他掏出手机,点开《十二日谋杀案》的第五章,屏幕上的文字瞬间刺痛了眼睛:“凶手调整了福尔马林的稀释比例,让死者在弥留之际留下自杀的痕迹,完美避开警方的怀疑……”。

两起凶案,分别对应小说的第三章和第五章,连细节都分毫不差。

当天下午,警局审讯室的灯光再次亮得刺眼。李中介坐在被审讯椅上,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衬衫领口皱成一团,比起第一次的惊魂未定,此刻更多了几分焦虑和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