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夹起一块红烧肉递到乐乐嘴边,在他张嘴的瞬间迅速移开,试图将米饭喂进去。但乐乐更快地闭紧嘴巴,任凭如何劝说都不肯张开。

外婆看得心疼:"要不明天再试?"

首战告负,我的心情有些沮丧。但看着乐乐安静玩耍的侧脸,我又重拾信心。

第二天外婆外出,我调整策略:左手拿一粒米饭,右手仍是红烧肉。这次我成功了——乐乐在不知不觉中咽下了那粒米,随后如愿以偿得到红烧肉。

他愣了一下,小小的眉头皱起来,似乎在思考发生了什么。那一刻,我紧张得手心冒汗。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漫长的拉锯战。每天进步一点点,有时退步,有时僵持。我记得有多少个午后,我和乐乐坐在厨房里,为了一勺米饭"斗智斗勇"。有时他会生气地推开碗,有时我会难过地偷偷抹泪。但每当看到他小小的进步,我又会重新充满力量。

这个训练在半年后意外救了乐乐。

那年冬天,新泽西遭遇四十年一遇的暴风雪。恰逢乐乐父母同时出差,只剩我和乐乐在家。停电持续了一周,道路被积雪封堵,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

我不敢在恶劣天气驾车外出,只能将家里剩余的食物煮成一锅。最后几天,只剩下白米饭。

"乐乐,吃饭了。"我端出白米饭时心悬到嗓子眼。

令我又惊又喜的是,乐乐安静地接过碗勺,一口口吃了起来。看着男孩乖巧的模样,我的眼眶发热——那些艰辛的训练,在这一刻开出了希望之花。我把他搂在怀里,他难得地没有推开我,反而靠在我身上继续吃着饭。

除了饮食,乐乐对出行路线也有固执的要求。步行出门必须左转,沿固定路线走到一所小学再返回。

为了扩展他的接受范围,我每天尝试带他往右走一小段。乐乐总会尖叫、哭闹,死死拽住我不肯前进。

我采取渐进策略:每天多走两三步,等他哭了就停下来安抚。进程缓慢但有效,就像融化冰雪的阳光,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温暖。

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午后。

我试着多走了十米左右,乐乐突然情绪崩溃,在我手臂上咬了一口。疼痛让我倒吸冷气,而乐乐的哭声引来了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