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晨星初现
2006年的广州夏天,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晨星自闭症康复中心"门口,手心微微出汗。刚从师范毕业的我,对未来既期待又忐忑。推开那扇浅绿色的门,我的人生从此改变。
"苏老师,欢迎加入我们。"陈主任快步走来,"有个特别的孩子需要你照顾,他叫小明,七岁,是个寄宿生。"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到小明的情景。那个瘦小的男孩蜷在教室角落,整个人几乎要埋进那本厚得不合比例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柔软的发梢跳跃,那一刻,我的心突然变得很软很软。
"小明?"我轻声唤他,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他没有抬头,但翻页的手指顿了顿。我注意到他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校服洗得发白却干净得耀眼。
头几天的课程进行得异常艰难。直到我试着教他查字典,奇迹发生了——小明的眼睛突然亮了,像是夜空中突然点亮的星。他纤细的手指轻抚过纸页,仿佛在触摸什么珍贵的东西。
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对数字的天赋。不到一周,他不仅能快速查找任何汉字,甚至记住了每个字所在的页码。
"'晨曦'的'曦'字在哪一页?"我故意挑了个生僻字考验他。
小明头也不抬,轻声说:"第987页,左栏第七个。"
我翻到那页,果然分毫不差。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对日期的感知能力。
"2025年春节是星期几?"同事小张好奇地问。
小明眨了眨眼:"星期六。"
手机查询结果证实了他的答案。从公元前后到未来几个世纪,任何日期他都能瞬间报出星期几。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啧啧称奇,私下叫他"活日历"。
但每到周五,小明就会变得异常焦虑。从清晨开始,他就会反复哼唱:"星期一爸爸不来接,星期二爸爸不来接......星期五爸爸来接了......"
我从未见过小明的父亲。只听说那是个成功的商人,离婚后独自抚养小明。他从不参加家长会,也从不与我们交流,只是定期支付高昂的费用。
一个深秋的周五,反常的事情发生了——小明的父亲没有来。
夕阳西斜,小明仍固执地守在走廊长椅上,怀里紧抱着那本字典。当最后一线天光消失在地平线,他终于明白爸爸不会来了,眼泪无声地滑落,一滴一滴落在字典封面上。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个高大的男孩撞到他,小明手中的字典掉落在地。那个叫大勇的男孩有智力障碍,被落地的声响惊吓,抓起桌上的闹钟就朝小明砸去。
尖叫声中,我冲进教室,看见小明额头鲜血淋漓,那本字典静静躺在地上,页角染上了点点鲜红。
去医院的路上,小明哭得撕心裂肺。急诊室里,他抗拒任何人的靠近,医生尝试了一个多小时都无法为他缝针。
"小明不怕,苏老师在这里。"我轻轻抱住颤抖的小男孩,哼起他喜欢的旋律。奇迹般地,小明在我怀中渐渐平静,带着奶香味的呼吸拂过我的颈间。
"医生叔叔会轻轻的,不会弄疼小明,对不对?"我向医生使眼色。
医生会意地点头:"对,我保证轻轻的。"
缝针过程中,小明紧紧抓着我的衣角,却没再哭闹。当医生最后剪断缝线,小明忽然指着染血的纱布,用稚嫩的声音说:"长大,当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