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涨得通红,在满朝文武各式各样的目光注视下,那羞愤迅速转化为一种深刻的怨恨。
他死死地盯着我,那眼神不像儿子看父亲,倒像仇人。
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极其生硬地行了个礼,猛地转身,几乎是踉跄着冲出了大殿。
望着他那决绝甚至带着恨意的背影,我感到一阵尖锐的心痛。
有些东西,在我与他之间,已经彻底碎裂了。
我亲手摔碎的。
他一定认为我偏心,认为我刻薄,认为我听信了奸臣的谗言,故意让他难堪。
他会不会……想起我刻意隐去未讲的那段历史?
想起玄武门前的那片血色?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让我不寒而栗。
我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俯视着下方鸦雀无声的群臣,只觉得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宝座,此刻冰冷彻骨,硌得人生疼。
6
夜深了,我却毫无睡意。
二儿子李琏那羞愤离去的背影,总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我是不是说得太重了?
这孩子向来心高气傲,怕是受不了这般当众斥责。
就在我辗转反侧之时,影卫首领无声地出现在寝殿外。"陛下,"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二殿下那边...有动静了。"
接过密报,借着烛光细看,越看越是心惊。
这个逆子!他竟然在暗中联络将领,许以重利,共谋所谓"大事"。
密报上详细记录着他与几个"失意"将领的密谈内容,他们计划在三日后深夜,率八百甲士包围我的寝宫,美其名曰"兵谏",实则逼宫。
我气得手都在发抖。
这就是我寄予厚望的儿子?
这就是他從唐太宗故事中学到的东西?"那些将领..."我强压怒火问道。"回陛下,都是按您的吩咐,安插在各军中的'闲棋'。"影卫首领恭敬回答,"二殿下找上的,正是这几个我们故意安排表现出怀才不遇的将领。"
我长长舒了口气,既是放心,又是心痛。"继续盯着,"我疲惫地摆摆手,"按原计划进行。
朕倒要看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影卫首领领命退下,殿内又恢复寂静。
我独自坐在龙床上,望着跳动的烛火。
这个傻孩子,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却不知那些"失意"将领早就是我布下的棋子。
他以为自己策划周密,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视之下。
更可笑的是,他居然只凑了八百人。
是觉得八百甲士就能逼宫成功,还是在他心中,我这个父皇就这般不堪一击?
三日后就是计划的行动之日。
我倒要亲眼看看,这个口口声声要"清君侧"的儿子,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
烛火噼啪作响,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我忽然觉得很累,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累。
作为父亲,我到底哪里做错了,才会让儿子们一个个走上这样的路?
但此刻不是伤感的时候。
我重新振作精神,开始布局。
既然他要演这出戏,那我就陪他演到底。
我要让他亲眼看看,什么叫做帝王心术,什么叫做真正的掌控。"来人,"我扬声唤来太监,"传朕旨意,三日后朕要在寝宫设宴,请几位将军前来赴宴。"
太监领命而去。
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