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连忙扶起我们,笑着说:“公主不必多礼,陛下也是心疼公主,在这冷宫里受苦了。”说完,他又闲聊了几句,便匆匆离开了。
我拿着那支玉簪,心里却很不是滋味。陛下突然赏赐我这么贵重的东西,一定是有原因的。我看着春娘,疑惑地问:“春娘,你说陛下为什么突然赏我这么贵重的玉簪啊?”
春娘接过玉簪,仔细看了看,然后叹了口气:“言儿,这宫里的赏赐,从来都不是白拿的。陛下这么做,说不定是有什么事情要你去做。你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千万不要卷入宫里的纷争。”
我点了点头,把玉簪收了起来。从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不管是谁来探望我,我都只是敷衍几句,从不轻易透露任何信息。
第三章 及笄赐婚
永熙三十二年,我十六岁生辰刚过,坤宁宫的传召就像一场不期而至的雨,浇灭了我对宫外世界仅存的几分懵懂期待。跟着皇后的掌事宫女走在宫道上时,我指尖一直攥着袖口内侧那枚小小的“言”字绣纹——那是春娘连夜缝的,她说带着这个,就像她在我身边一样。
坤宁宫的殿门推开时,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扑面而来,与华央宫常年萦绕的草木气息截然不同。皇后坐在铺着明黄色软垫的宝座上,凤冠上的珠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却没半分暖意。她示意宫女赐座,目光落在我身上时,带着几分审视:“寂言,你母妃当年的事,陛下一直记挂着。如今你及笄在即,宫里也该为你筹谋筹谋了。”
我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指尖泛白。来的路上我就猜到,这场召见绝不会是简单的嘘寒问暖。果然,皇后话锋一转,提起了漠铁部的和亲请求:“漠铁部与我大夏接壤,这些年边境虽太平,却也需稳固盟约。七王子阿史那·勃野亲自上书,愿与大夏公主联姻。陛下思来想去,你性子沉稳,又是皇亲血脉,再合适不过。”
“联姻”两个字像重锤砸在我心上,我猛地抬头,撞进皇后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里。“娘娘,”我声音有些发颤,“儿臣……儿臣只想留在华央宫,陪着春娘。”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多了几分“循循善诱”:“寂言,你是公主,生来就该为家国分忧。华央宫虽静,却不是你能一辈子待的地方。阿史那·勃野年轻有为,漠铁部虽在塞外,却也有草原的辽阔风光,总比困在这深宫高墙里好。”
我还想再说什么,殿外突然传来太监的通报:“陛下驾到——”
陛下走进殿时,我连忙起身行礼。他扶起我,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复杂难辨,有愧疚,有审视,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疏离。“寂言,”他开口,声音比皇后更显威严,“和亲之事,朕已与皇后商议妥当。你的及笄礼,朕会让礼部按公主规格操办,出嫁时也会风风光光,不让你受委屈。”
帝王金口一开,再无转圜余地。我低下头,掩去眼底的失落,轻声应道:“儿臣遵旨。”
离开坤宁宫时,阳光正好,宫道旁的海棠开得热烈,可我却觉得浑身发冷。回到华央宫,春娘见我脸色不对,连忙迎上来:“言儿,怎么了?皇后娘娘对你说了什么?”
我扑进春娘怀里,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春娘,他们要我去漠铁部和亲……我不想去,我不想离开你,不想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