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指尖还残留着挂断电话时屏幕的余温,赵芷荩那带着怒意的尾音仿佛还萦绕在客厅里。我捏了捏眉心,刚从书房带出的那份项目报表还摊在茶几上,红色批注被窗外渗进来的月光照得格外刺眼 —— 那是上周我和赵芷荩最后一次就工作达成共识的痕迹,没想到不过三天,我们之间的裂痕就已经大到无法忽视。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亮起的瞬间,林天宇那张刻意装出无辜的自拍头像跳了出来,紧跟着是朋友圈更新的提示。我划开屏幕,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足有三百多字的长文,字里行间都在扮演受了委屈的晚辈:“最近一时糊涂玩了抽象梗,让周哥产生了误会,在这里郑重向周哥道歉。也谢谢赵总一直相信我,知道我没有恶意……” 末尾明晃晃地艾特了我和赵芷荩,配图是他捧着咖啡杯的侧脸照,背景恰好是赵芷荩办公室里那盆我送她的蝴蝶兰。

这已经是他三天内第二条专门艾特我的动态了。上一条是他晒出和赵芷荩一起参加行业峰会的合影,配文 “有幸跟着赵总学习,收获满满”,底下评论区早已一片奉承。

而此刻这条道歉动态下,评论刷新得比我滑动屏幕的速度还快。市场部的小李 —— 那个当初我手把手教他做数据分析、帮他度过试用期的年轻人,率先评论:“天宇别多想,周哥肯定就是一时误会,你这么踏实的人谁不放心啊。” 紧接着是行政部的张姐:“是啊,赵总都说了不用道歉,肯定是有人太敏感了。” 更有甚者,策划部的王哥直接阴阳怪气:“某些人自己格局小,还容不得别人开个玩笑,真是可惜了赵总一片苦心。”

我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指尖微微发凉。这些人里,有一半是我创业初期亲自招进来的,有几个甚至还在我家借住过。可自从去年赵芷荩力排众议把林天宇从一家小公司挖来,又破格提拔他做秘书部总监后,风向就彻底变了。那些曾经跟我称兄道弟、为我说话的老员工,要么被赵芷荩以 “优化团队” 为由调去了边缘部门,要么干脆被迫离职。留下来的,无一不是看清了赵芷荩的心思,见风使舵的高手。

我点开截图功能,把林天宇的动态原文、赵芷荩那句 “不用道歉的啊,林助理,大家都能分辨出来你在开玩笑的” 评论,还有底下那些阴阳怪气的留言一一保存。做完这一切,我把手机调成静音,随手扔在沙发角落 —— 那里还放着去年结婚纪念日,赵芷荩送我的真皮手机壳,边缘已经被磨得发亮。

客厅里的水晶吊灯散发着冷白的光,照得空旷的屋子愈发冷清。这套三百多平的豪宅,是我们三年前一起看中的,当时赵芷荩兴奋地拉着我的手说:“周屿,你看这个大阳台,以后我们可以在这里摆上茶具,周末晒晒太阳多舒服。” 可如今,阳台上的藤椅蒙了一层薄灰,我珍藏的那套紫砂茶具被堆在柜子最里面,从来没拿出来用过。

我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霓虹闪烁的街道。五年前,我们挤在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冬天没有暖气,两个人裹着一床厚被子坐在地板上,对着一张皱巴巴的图纸规划未来。那时候赵芷荩总说:“等我们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套能看见夜景的房子,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能行。” 我还记得她当时眼睛里的光,亮得像星星。可现在,我们住上了能看见整片城市夜景的房子,她的眼睛里,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