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市图书馆的地方志文献部可能有些记载,旧报纸的电子档案也可以检索一下。周末你有空吗?我们可以一起去图书馆。”顾川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学习小组活动。

林晚攥着衣角,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拒绝的话在舌尖滚了又滚,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她害怕那些诡异的传说,害怕触碰家里那根紧绷的弦,但内心深处,又有一丝微弱的好奇和……或许是能光明正大和顾川待在一起的隐秘渴望,在悄悄滋长。

“……好。”最终,她听到自己细如蚊蚋的声音答应了。

周六早晨,林晚对着衣柜发了很久的呆。最后挑了一件最不起眼的灰色外套,头发仔细地拢到耳后,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尽量普通,不至于引人注目。

市图书馆地方志阅览室人很少,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特有的味道。顾川已经到了,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几本厚厚的大部头。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林晚深吸一口气,悄悄走过去。

“你来了。”顾川抬起头,笑了笑,指指旁边的一摞书,“我找了一些可能相关的,不过记载都很模糊,像是民间口口相传,正式文献里提到的不多。”

林晚在他对面坐下,身体有些僵硬。她拿起最上面一本《本地风物志》,指尖都有些发凉。

翻找的过程大多是沉默的。顾川很专注,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林晚却心神不宁,目光扫过一行行铅字,“槐树巷”三个字像带着魔力,让她既想找到些什么,又害怕真的找到什么。

“这里……”顾川忽然低声说,用手指点着一页泛黄报纸的影印件,“一九七五年,《市民晚报》的一个边角栏,写了个‘奇闻趣谈’,提到了槐树巷的老槐树。”

林晚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凑过去看。

那则短讯写得语焉不详,只说是“特殊年代”(暗指文革期间),巷口老槐树曾吊死过一个成分不好的年轻女子,死后怨气不散,巷子里接连出了几件怪事,后来有高人做法事超度,才渐渐平息。至于女子为何上吊,具体发生了什么怪事,全都含糊其辞。

“看来传说有点依据,但被神化了不少。”顾川评论道,语气里是理科生的冷静分析,“这种民间传说很多地方都有,大多是人们对无法解释的悲剧事件的一种归因。”

他的冷静让林晚稍稍安心了一些。也许,真的只是传说?

“我们再找找别的。”顾川起身,去书架深处寻找。

林晚独自坐在桌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报纸影印件上模糊的铅字。“怨气不散”……“怪事”……这几个字眼像冰针一样刺着她。她想起家里那个阴森的神龛,想起外婆严厉的警告,想起母亲藏起来的那张照片。

如果只是传说,外婆和母亲为何如此恐惧?

“哎呀!”旁边传来一声低呼,一个管理员模样的大婶正费力地想将一架移动梯子推回角落,梯子腿刮擦着地面,发出刺耳的噪音。

顾川立刻从书架后绕出来,快步走过去,“阿姨,我来吧。”

他轻松地扶稳梯子,利落地将其推回原位。管理员大婶连声道谢,看着顾川的眼神满是赞赏:“谢谢你啊同学,哎呦,现在像你这么热心肠的年轻人不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