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夜别平安符

夜,深得像一口枯井。太行山皱褶里的小村庄,早就没了灯火,只有风声掠过窑洞顶上的枯草,发出低哑的呜咽。

张秀兰端着那碗面走进来,油灯的光晕颤了一下,把她的影子拉得好长,投在坑洼的土墙上。白汽儿袅袅往上飘,带着山西老醋特有的醇酸和几点油星的香。

“赶紧的,吃了。”她把海碗放在炕桌上,声音压得低低的,像怕惊扰了这沉沉的夜。

李永胜坐在炕沿,抬起脸。他是个眉骨很高的汉子,脸膛常年带着山风刮出的糙红,此刻却有些发暗,眼窝陷在灯影里,看不真切。他嗯了一声,目光掠过那碗面——荞麦的,切得宽窄匀称,浇头是腌芥菜疙瘩炒的,还卧了个荷包蛋。是他平日里最馋的滋味。

他的视线,最后落在碗底边沿露出的一小角黄纸上,被面汤的热气熏得微微卷曲。

他认得那东西。村头关帝庙里,那个瘦干的老道士给的平安符。

秀兰别开脸,假装收拾其实早已干净的灶台,声音有点发紧,絮絮的:“……都说灵验着呢。你这一趟……虽说不知是去哪,总归……平平安安才好。”她始终没问他要去做啥。队伍上的纪律,她懂。嫁给他那天起就懂了。

李永胜的喉结滚了一下。那声“平安”像根小针,轻轻扎在他心口。他怀里贴身揣着个硬硬的小油纸包,那东西,和“平安”二字,隔着生死。

那是组织上交待的,一旦……一旦暴露,被鬼子抓住,就得立刻吞下去的东西。几秒钟的事,不遭罪,也绝了后患。尤其是,这次的任务是处理那批刚从据点里起出来的毒气弹。鬼子临败前的疯,什么都干得出来。

他拿起筷子,挑起一箸面。热气扑进眼里,有点涩。他埋下头,大口吞咽起来。面很筋道,醋放得正好,是他最喜欢的酸辣口。每一口,都像是从心上犁过去。

秀兰就站在不远处,默默看着男人狼吞虎咽的背影,他的肩胛骨在单薄的旧军装下耸动。她不敢上前,不敢多说话,怕一开口,那点强撑的镇定就全碎了。只有她知道,自己下午在关帝像前跪了多久,头磕得多响。

一碗面,很快见了底。

那个平安符,完全露了出来,黄纸红字,折成三角。

李永胜的手指沾着面汤,有些黏腻。他盯着那符,看了好几息。然后,极其缓慢地,伸出手指,将它拈了起来。符纸被碗底的热气熏得有点潮,带着面汤的温度,熨贴着他的指尖。

他没看秀兰,只是极其郑重地,将那个小小的、柔软的三角形,塞进了自己军装的内侧口袋。口袋的位置,正好贴着他的左胸,离心脏很近。隔着一层粗布,那平安符的边角,轻轻蹭着皮肤。

几乎同时,他另一边口袋里,那枚冰冷、坚硬、裹得严严实实的油纸包,似乎也突兀地动了一下,像一块永不融化的寒冰,硌在肋间。

两种截然不同的重量,一左一右,沉沉地压在他的胸膛上。

他吃完了。碗底干净得能照出灯影。

秀兰过来收碗,手指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