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不祥的来电
城市的霓虹透过百叶窗,在林默的办公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空气里弥漫着服务器低沉的嗡鸣和冷却风扇单调的嘶嘶声,数块屏幕上,绿色的数据流如瀑布般永无止境地冲刷而下。林默深陷在人体工学椅里,眼角泛着熬夜的血丝,指尖却仍在键盘上飞舞,调试着一行行复杂的代码。
就在这时,桌面上那部日常使用的手机屏幕突兀地亮起,响起一阵单调的铃声。林默瞥了一眼,一串以“+”开头的冗长数字映入眼帘,虚拟运营商的号码,带着一股廉价的、刻意伪装后的异域感。
他眉梢微挑。骚扰电话,或者说,诈骗电话,对他而言就像是水族馆外的噪音,既寻常又带着可供观察的样本价值。他习惯性地划开接听,按下录音键,将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视线甚至没有完全从代码上移开。
“喂,您好?”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刻意绷紧、试图模仿权威腔调的男声,字正腔圆得有些过分,透着一股经过训练的虚假。“这里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请问您是林默,身份证号XXX……?”
信息准确。林默敲击键盘的手指微微一顿。不是广撒网的盲呼,是有备而来。他鼻腔里几不可闻地轻哼一声,另一只手快速在另一台电脑上敲下快捷键。一个界面漆黑的软件窗口瞬间弹出——那是他自主研发的AI反诈系统“狩影”的启动界面。
“有事?”他回应,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仿佛只是接到一个普通的客服电话。
对方似乎很满意他的“平静”,语气愈发沉凝,甚至带上了一种戏剧化的沉重:“林默同志,我们侦破一起特大跨国洗钱案件过程中,在你名下的一张招商银行卡内,发现了大量涉案资金流动,总计超过八百万元!你现在涉嫌严重刑事犯罪,必须立即配合我们调查!”
老套的剧本,拙劣的恐吓。林默听着对方滔滔不绝地背诵所谓的“警官证编号”、“涉案公文号”,要求他“保持电话畅通”、“前往就近公安局说明情况”(当然,还会“贴心”地提示不能使用本地号码联系他,以免“串供”),嘴角扯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就是这些千篇一律的话术,每年仍将成千上万的人拖入深渊。
当对方要求他“登录某个指定网站查看逮捕令”时,林默终于打断了对方。
“等一下,”他的声音注入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慌乱”和“迟疑”,“您…您说您是公安局?我…我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
电话那头的“警官”立刻提高了声调,带着被质疑的愤怒:“你怎么回事?!我们现在是在给你机会!你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了你知道吗?还想不想争取宽大处理了?!”
“不,我的意思是…”林默的手指在键盘上无声地飞舞,狩影系统的界面被彻底激活,深色的背景上,绿色的数据瀑布开始疯狂冲刷,逆向追踪的指令已无声发出。“我有个…呃,习惯,接到这种电话,得验证一下。您能再说一遍您的警号和单位吗?我…我记一下。”
对方不耐烦地重复了一遍,语气里的威胁意味更浓。
足够了。
声纹采集完成,背景音分析启动。林默敲下回车键。系统深处,庞大的AI模型开始轰鸣。它无声地撕裂电波,沿着网络信号的来路逆向冲锋,跨过层层伪装的虚拟服务器节点,像一条敏锐的猎犬,追踪着那极其微弱的气味。全球节点资源被调用,数据包被拆解重组,分析着每一次路由跳转的微小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