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没有基础和高贵之分,只有好坏之分。”陈默毫不退让,“寰宇付的是顶级设计的钱,就应该得到顶级专注的服务,而不是被‘成本控制’稀释的流水线产品。”
两人争论不下,气氛僵持。
最终,王建国以“公司战略需要整体平衡”为由,强行要求陈默在即将提交的寰宇新一季品牌方案中,必须包含一套完全基于“DesignOps系统”生成、并参考了外包团队“性价比”思路的备选方案。
陈默看着王建国那不容置疑的表情,忽然觉得无比疲惫。他意识到,在这个只认数字的新CEO眼里,他引以为傲的设计才华和过往荣誉,不过是一串可以随时被优化、被权衡的成本代码。
他没有再争吵,只是深深地看了王建国一眼,转身离开。
回到设计部,团队们都期待地看着他。陈默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坐回电脑前。
小林悄悄给他发了条消息:“默哥,没事吧?”
陈默回复:“准备一下,今晚加班。我们要做两套方案。”
夜深人静,设计部只剩下陈默和小林。陈默将自己精心创作的那套充满灵性和前瞻性的方案保存加密,然后,他打开了那个“DesignOps智能评估系统”。
他面无表情地按照系统提示,输入各种参数,选择所谓的“流行色板”、“安全字体”、“高转化率版式”…
屏幕上,一个由算法生成的、符合所有“数据标准”的、平庸至极的方案逐渐成型。色彩搭配“和谐”得毫无惊喜,排版“规范”得死气沉沉,就像无数个平庸品牌的复制品。
小林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小声说:“默哥,这方案…寰宇的李总看了会吐血的…”
陈默盯着屏幕上那个毫无灵魂的设计产物,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自嘲。
“没关系,”他轻声道,像是在对小林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这只是‘成本’和‘数据’想要的东西。”
他移动鼠标,将这份冰冷的方案拖拽进名为“备选-符合公司新标准”的文件夹。
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勾勒出冰冷的轮廓。陈默感觉,某种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东西,正在这个强调“性价比”和“标准化”的夜晚,悄然碎裂。
他知道,妥协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而今天,只是开始。
第二章:成本与美学的终极对决
星芒设计公司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仿佛一个充满易燃气体的房间,只差一颗火星。
王建国推行的“DesignOps智能评估系统”成了设计部每日的噩梦。每个设计师在提交方案前,都必须先将设计稿导入系统,获得一个冰冷的“合格”分数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那些充满个性但可能稍微“出格”的设计,往往被系统以“色彩对比度超出安全阈值”、“字体识别率未达最优”等理由打回。
“这特么是什么玩意儿!”一个年轻设计师忍不住摔了鼠标,“我精心调的渐变,系统说色彩过渡‘不符合算法平滑曲线’?它懂个屁的美学!”
老张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小声点,习惯就好。现在就这样,先过系统,再谈创意。”他嘴上说着习惯,眼神却同样无奈。
小林更是苦不堪言,她帮陈默处理系统提交的琐事,看着那些被算法改得面目全非的设计稿,心里憋屈得慌。她偷偷对陈默说:“默哥,再这么下去,我们都要变成机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