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看着屏幕上那份平庸透顶的“高分方案”,又看了看王建国那不容置疑的脸,一直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冷得像冰:“王总,设计不是做数学题,没有标准答案!寰宇要的是‘未来视界’,不是‘过去式’或者‘大众款’!优创的方案毫无想象力,只是在抄袭和拼贴流行元素,根本无法支撑起产品的高端定位!”
他指着系统屏幕:“还有这个可笑的系统!它根本不懂设计!它只会计算和模仿!用它来做设计,星芒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
王建国的脸瞬间沉了下来:“陈总监!请注意你的言辞!公司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优创的方案更安全,更可控,这就是商业现实!”
“商业现实就是,因为不敢冒险,所以永远平庸!”陈默毫不退让,“如果星芒的设计需要靠这种系统和外行来指导,那我觉得这家公司已经不再需要我了。”
“你!”王建国气得脸色发青,“陈默!你不要恃才傲物!离了星芒这个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激烈的争吵声引来了其他部门的员工探头张望。老张赶紧起来打圆场,却被王建国粗暴地打断。
最终,王建国利用职权强行拍板:“项目由优创设计主导,陈默团队负责辅助执行和细节落地!这是最终决定!执行不下去,就换能执行的人!”
陈默看着王建国,眼神里的火焰渐渐熄灭,只剩下彻底的失望和冰冷。他一句话也没说,抓起自己的笔记本,转身直接离开了会议室,重重摔上了门。
项目在一种极其诡异和压抑的氛围中推进。陈默团队被要求“配合”,实际上就是按照优创那套平庸方案进行细化执行。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憋屈和痛苦,创作变成了机械的劳作。
陈默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几乎不与人交流。谁也不知道,在无数个加班的深夜,他仍在完善着自己最初的那套惊艳方案,将每一个细节打磨到极致。这不再是为了公司,而是为了对自己专业的交代。
项目成果如期交付给了寰宇集团。优创的方案虽然平庸,但至少没有出错,王建国稍稍松了口气,期待着客户的反馈。
反馈来了,却是一颗重磅炸弹。
李总的电话直接打到了王建国这里,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严厉和失望:“王总!你们提交的这是什么玩意儿?!这就是星芒的水平?这就是陈默总监做出来的东西?平庸!保守!毫无新意!甚至有点像我们竞争对手几年前用过的风格!这完全不符合‘未来视界’的定位!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王建国握着电话,额头冒汗,试图解释:“李总,您听我解释,这个方案是经过我们严格的数据评估…”
“数据?我要的是能打动市场的创意!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李总直接打断他,“如果这就是星芒现在的实力,那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接下来的合作了!”
挂断电话,王建国脸色惨白,冷汗直流。他知道事情闹大了。
然而,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的决策,而是急于寻找替罪羊。他把项目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陈默团队的“消极配合”和“传递负能量”,认为正是陈默的不合作态度,才导致最终方案缺乏“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