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族不允许接触太多‘不登大雅之堂’的街边食物。」他回得很快,后面跟了一个无奈摊手的表情符号,「而且,我说过,我想了解我母亲的文化。从食物开始,不是最恰当的吗?」

理由无懈可击,甚至还带上了一点惹人同情的色彩。

鬼使神差地,她答应了。

第一次“觅食”之旅,她带他去了唐人街后巷一家其貌不扬、但烟火气十足的潮州粿条店。油腻的桌椅,喧闹的人声,墙上挂着泛黄的繁体字菜单。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休闲裤,坐在塑料凳上显得有些局促,但与周围环境又有种奇异的融合感。

她熟练地用潮州话点了餐(她大学选修过一点方言),然后看着他有些笨拙地学着周围人的样子,拿着一次性筷子搅拌滚烫的粿条汤。

“好吃吗?”她问。

他尝了一口,眼睛微微亮起,很诚实地点点头:「和家里厨师做的不一样。这个……更有生命力。」

这个词让她笑了。那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放松地笑。

从那以后,这样的“觅食”成了常态。她带他去吃凌晨四点出摊的广式早茶,去尝藏在破旧商场里的川味小面(他被辣得满头汗却坚持说“还可以”),去试福建阿婆做的肉骨茶。他则会在饭后,带她去一些安静的地方,可能是一家临河的咖啡馆,可能是一个能看到全城夜景的天台,给她点一杯不那么甜的泰式奶茶,然后听她讲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讲重庆的火锅和轻轨。

他用泰语和英语,告诉她曼谷那些古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告诉她他偷偷去学中文的趣事,偶尔,也会极其隐晦地提及家族的束缚,像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她心照不宣,从不深问。

那种默契像一层温暖的纱,笼罩着两人,气氛日渐暧昧。

5 雨中的公交亭

直到一次,他们去一家很远的书店找一本绝版的中文古籍。回程时突降暴雨,摩托车熄火在半路。两人狼狈地躲进一个公交亭,狭窄的空间里,挤着彼此和湿漉漉的暑气。

她的头发湿透了,贴在额角和脸颊。他伸手,很自然地想帮她拂开。

指尖即将触碰到她皮肤的瞬间,两人都顿住了。

空气仿佛凝固,只有哗啦啦的雨声敲打着亭顶。他的目光深邃,落在她微微张开的唇上,呼吸可闻。那股清冽的罗勒混合木质香,因为雨水的蒸腾,变得更加清晰,缠绕着她。

沈渝的心跳如擂鼓,几乎要撞出胸腔。她能感觉到他身体的温度,看到他喉结滚动了一下。

最终,他的手缓缓落下,只轻轻碰了碰她同样湿透的衣袖。

「冷吗?」他的声音有些低哑。

她摇摇头,说不出话,脸上烧得厉害。

那层窗户纸,在那个雨天的公交亭里,被雨水浸泡得越来越薄,几乎透明。

雨势稍小,他叫的车也到了。送她回宿舍的路上,两人异常沉默。下车时,他忽然叫住她。

「沈渝。」

她回头。

他从车窗里递出一个小纸袋,上面印着一家知名的甜品店logo。「给你。今天……谢谢你陪我找书。」

她接过,袋子里是她随口提过一句想试试的芒果糯米饭。

「快回去吧,别着凉了。」他说完,车窗升起,车子缓缓驶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