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每一个冬天,都会有新的人来代替旧人。

而我,成为了门外那些“每天早上敲门”的一员。

“咚——咚——咚。”

我听见那熟悉的声音。 但这次,是我在敲。 我终于知道,这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

【小男孩视角】

第一章:太阳失温那年,我妹妹刚好九岁

如果不是阳光变得不能碰,人们大概还在笑。

那年冬天很短,地面温度骤降至零下七十度,阳光却不再温暖。它不刺眼,甚至柔和,但任何裸露的皮肤接触五秒以上都会开始脱水、发泡、烧蚀,像光在往人身上刻字。

官方将其命名为「辐透性温变」,民间则喊它「光蚀」。

然后是黑影。

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怪物,而是「人形失真体」。夜幕降临时它们就出现了,像人,但总差那么一点。

动作不协调,走路像是在模仿别人,偶尔会对着监控比出「你好」的手势——可没人教过它们这个。

人类向地下撤离。

地下城是「Root 项目」应急计划的一部分,本只供科学人员避难,后来也纳入「筛选人群」使用。

地下有两层:普通区与精英区。

我出生在普通区。空气稀薄,水掺氯,墙上没有日光灯,只投影每日三个时段。 妹妹也在那里出生,比我晚五年。她很瘦,不太说话,喜欢看模拟天花板上投的电量不稳定的星星。

我上九岁那年通过基因反应测试,进入「流动培养计划」。她哭了整整一天。

后来她也通过了。

进入精英区那天,我们穿过层层封锁舱口,站在一处仿生温棚里。她抬头看模拟阳光,轻声问我:「这里,是不是就自由了?」

我没回答。

那时候我还信制度。

第二章:她只是走错了一道门

纪言失踪那天,没有人发出警报。

她最后一次出现在资料记录里,是在基地 G19 段信息室前的走廊。

她并不属于那个权限层。

我调出那段影像,看到她从通道尽头慢慢走出,白色制服沾着一点黑。

她回头望了一眼,门自动关闭,影像就断了。

我去找过她的宿舍,门是锁着的,日程板显示「行为干预中」。

干预,意味着已经触发了中等风险等级的心理评估。

她不是那种人。

我绕过一个废弃模拟花园,进入她平时常用的教研资料终端,那里能读取她最近十四天的查询记录。

关键词最多的是:「安全点编号」、「地表气压分布」、「传送电梯初级权限覆盖」。

这些词不属于她的课题,也不是她能查到的。

我继续翻日志,在隐藏区块里发现一句话:

「编号 J48,调入安全屋据点计划,状态:冻结。」

她的编号是 J48。

「冻结」是执行型词汇,通常表示人员已抵达、任务未交接、不可回撤。

我明白了。

她不是走错门。

她是被送上去了。

而「安全屋」,是所有人梦寐以求又没人活着回来过的地方。

第三章:我不想死,但我必须上去

精英区的人崇拜守护人。

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被送去地表,接受守护任务。宣传片拍得很好:

明亮的站台,洁白的传送仓,镜头慢推,年轻人转身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