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把那叠混杂着假钞的钱放在桌上,它们像一堆废纸,散发着嘲讽的气息。

母亲的手术费还差一大截,而我所有的积蓄,都变成了这堆烫手的山芋。

绝望和愤怒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几乎要将我淹没。

但我不能倒下。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我打开电脑,将今天在银行发生的一切,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对话,都整理成了一篇逻辑清晰的长文。

我隐去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银行的具体名称,只用“L女士”和“H市某国有大行”代替。

文章的重点,放在了“离柜概不负责”这条霸王条款如何被银行滥用,以及普通储户在强势的金融机构面前维权的艰难。

我附上了几张假钞样本的模糊照片,以及一段我与陈国强交涉时,用另一部手机偷偷录下的对话。

当然,那段最关键的、李慧的录音,我藏得死死的。

然后,我将这篇文章匿名发布到了本地一个用户活跃度极高的论坛和几个社交媒体大V的私信里。

做完这一切,我才感到一丝虚脱。

网络的发酵速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不到半天,我的帖子就被转发了上千次。

评论区炸开了锅。

“‘离柜概不负责’早该废了!凭什么他们的错要我们储户买单?”

“支持博主!我上次取钱少了一张,回去找他们,也是这副嘴脸,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这哪是银行,这是合法的抢劫!”

无数网友分享了自己被银行推诿、被差劲服务恶心的经历。

个体的愤怒汇集成了一股小范围的舆论风暴,矛头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把火烧向了谁。

第二天一早,我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

我按下了接听和录音键。

“林女士吧?”电话那头,是陈国强压抑着怒火的声音,“请您注意自己的言行。在事实未查明之前,在网络上散布不实信息,恶意损害银行声誉,这已经构成了诽谤罪。银行将保留追究您法律责任的权利。”

“陈经理。”我平静地回应,“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并请求社会监督。如果银行问心无愧,又何惧真相?况且,我的帖子里,可没有指名道姓啊。”

他被我噎得说不出话,最后只能恨恨地挂了电话。

但事情没有结束。

紧接着,我的手机开始被各种陌生号码轮番轰炸。

有沉默不语的,有开口就骂的。

更多的,是带着威胁意味的短信。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别多管闲事,小心祸从口出。”

其中一条短信,让我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听说你母亲在市一院38床?老人家身体不好,可经不起折腾啊。”

他们提到了我母亲!

恐惧像一只冰冷的手,瞬间攥住了我的心脏。

我冲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往下看。

那辆黑色的无牌轿车,就停在楼下的拐角处,像一只蛰伏的毒蝎。

他们不仅在威胁我,还在监视我!

愤怒压倒了恐惧。

他们越是这样,就越证明他们心里有鬼,这背后隐藏的黑幕,远比我想象的要深。

我不能退缩。

我立刻拨通了一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