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屋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个掉漆的衣柜,还有一张小方桌,挤得满满当当。张建军从里屋走出来,穿着蓝色的工装,脸上带着笑:“晓燕来了,路上累坏了吧?快坐。”

刘桂兰端来一杯白开水,放在桌上,语气淡淡的:“厂里的临时工名额确实有,但管吃管住是说给技术工的,临时工只能自己找住处。我们这屋小,也住不下你,你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个杂院,先租个床位。”

晓燕的心沉了一下,她没想到会是这样。但她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没事,表嫂,我自己找就行。”

张建军有些过意不去,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晓燕,这钱你拿着,先找个地方住下,明天我带你去厂里报到。”

晓燕连忙摆手:“表哥,不用,我自己有钱。”

“拿着吧,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张建军把钱塞进她手里,“附近的西胡同有个杂院,里面有户人家出租床位,一个月五块钱,你去问问。”

当天下午,晓燕就在西胡同的杂院里租了个床位。杂院里住了七八户人家,大多是来城里打工的,她住的房间里摆了四张床,另外三个床位分别住了在饭店洗碗的李姐、在服装厂做零活的小花,还有一个在菜市场卖菜的大妈。

晚上,晓燕躺在硬板床上,听着隔壁传来的咳嗽声和外面的自行车铃声,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摸了摸心口的五块钱,又想起爹娘的叮嘱,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林晓燕,你不能认输,一定要在城里站稳脚跟。

第二章 纺织厂里的汗水

第二天一早,晓燕跟着张建军去纺织厂报到。纺织厂的大门气派得很,挂着“红旗纺织厂”的牌子,门口站着两个穿着保安服的人。走进厂区,机器的轰鸣声震得耳朵嗡嗡响,一排排纺织机前,女工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手不停地在机器上忙碌着。

张建军把晓燕带到劳资科,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看了看她的介绍信,又打量了她一番:“林晓燕是吧?临时工,分到细纱车间,跟着李师傅学接线头。今天就上班,先去领工作服。”

领了工作服,晓燕跟着李师傅去了细纱车间。李师傅叫李秀莲,四十多岁,脸上带着细纹,说话干脆利落:“接线头是个技术活,得眼疾手快,你先看着我做。”

只见李师傅左手拿着纱锭,右手捏着断了的线头,手指飞快地捻在一起,轻轻一拉,线就接好了,整个过程不到两秒钟。晓燕看得眼花缭乱,她试着学了几次,要么把线捻断了,要么接得松松散散,一拉就断。

“别急,慢慢来,刚开始都这样。”李师傅耐心地教她,“手指要稳,力度要适中,多练几次就熟了。”

车间里的温度很高,机器散发着热气,晓燕穿着工作服,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她站在机器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接线头,手指被线勒得发红,甚至磨破了皮,渗出血珠,她也只是用布条简单包了包,继续练。

中午吃饭的时候,晓燕跟着工友们去食堂。食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端着搪瓷碗,排队打饭。主食是馒头和玉米粥,菜是炒白菜和萝卜干,偶尔能见到几片肉。晓燕买了一个馒头,一碗玉米粥,就着萝卜干吃了起来,这比家里的窝窝头已经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