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穿过花田,带着向日葵的香气,拂过墓碑,拂过展区的旧物。没有人知道林微和江屿的故事,会被记住多久,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爱从来不会随着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会变成风,变成花,变成故事里的每一句话,在岁月里流转,在人心间传递,永不落幕,永不消散。
就像那片向日葵花田,每年夏天都会盛开,就像他们的爱情,永远在时光里,温暖而明亮。
岁月织情:从校服到墓碑的爱
第十一卷:故事之外的续写(新生篇)
第三十六章 校本教材里的“青春答案”
明德中学的校本教材《从校服到永恒》出版后,成了学生们最爱的读物。初三(2)班的班主任发现,班里几个原本因“早恋”困扰的学生,读完林微和江屿的故事后,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男生陈阳曾偷偷给女生李萌递情书,被老师发现后拒不认错。直到他读到“中学时的喜欢,是课桌间的草稿纸,是偷偷塞的饼干,不是让彼此掉队的理由”这句话,主动找老师道歉:“我以前以为喜欢就是要天天黏在一起,现在才知道,像江屿帮林微补数学那样,一起变优秀才是对的。”
后来,陈阳和李萌约定一起冲刺重点高中,每天自习课互相讲题,周末一起去图书馆。毕业时,两人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他们在纪念册上写:“谢谢林微和江屿,让我们懂了青春里的喜欢该是什么样子。”
第三十七章 旧居改造的“时光小屋”
林微和江屿的老院子,在苏晓子女的提议下,被改造成了“时光小屋”。屋里保留了他们当年的家具——林微的书桌、江屿的书柜,书桌上还放着那支旧钢笔,书柜里整齐地摆着他们看过的书,书页里夹着当年的书签和笔记。
小屋对公众开放,来参观的大多是情侣和学生。有一对新婚夫妻,特意在这里拍了婚纱照。新娘说:“我和先生异地恋了五年,好几次想放弃,是林微和江屿的故事让我们坚持下来。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就想在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留下我们的幸福印记。”
小屋的墙上,贴满了参观者的留言便签:“愿我们能像他们一样,把日子过成诗”“明年今天,我要带TA再来这里,告诉TA我还爱TA”。每一张便签,都是对这份爱情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爱情的期许。
第十二卷:爱意流转的永恒(终章)
第三十八章 向日葵花田的“传承者”
城郊的向日葵花田,渐渐有了固定的“守护者”——一群退休的老人,他们中有林微的同事,有江屿的旧友,还有读过他们故事的普通人。
每年春天,老人们会一起去花田播种、浇水;夏天花开时,他们会坐在田埂上,给来参观的人讲林微和江屿的故事;秋天花谢后,他们会收集花籽,分装成小袋,免费送给来这里的情侣,袋子上印着“愿你们的爱,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阳”。
72岁的张阿姨,是花田的“常客”。她和老伴结婚40年,曾因琐事吵到要离婚,读了林微和江屿的日记后,她主动和老伴道歉:“以前总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儿,现在才知道,能一起吃饭、一起散步,就是最好的幸福。”现在,张阿姨和老伴每天都会来花田转一圈,她说:“守着这片花,就像守着一份珍贵的念想,也守着我们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