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师放心,小磊肯定在村里上!”张爷爷嗓门洪亮,“我儿子媳妇在深圳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要是小磊也走了,我这老头子一个人多孤单!”说着揉了揉发红的眼睛。

小磊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正在院子里劈柴,见到老师来了,不好意思地躲进了屋里。

“小磊可懂事了,天天帮我干活,”张爷爷骄傲地说,“学习也不用操心,上学期考了全班第二呢!”

陈曦注意到墙上贴满了小磊的奖状,从“三好学生”到“劳动小能手”,琳琅满目。

“张爷爷,新学期我们学校要开办课后托管和兴趣班,”陈曦趁机宣传,“这样小磊放学后可以在学校写作业、参加活动,您就不用操心他的学习了。”

张爷爷眼睛一亮:“那敢情好!我正发愁他放学后没人辅导作业呢!”

离开张家时,小磊突然从屋里跑出来,塞给陈曦一个红透的西红柿,然后又飞快地跑回去了。陈曦握着还带着体温的西红柿,心里暖暖的。

接下来的一家却不太顺利。刘家的女儿小芳该上四年级了,但刘妈妈直言不讳:“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在家帮忙,过几年出门打工挣钱。”

刘家院子里,小芳正在洗衣服,一双小手泡得发白。听到妈妈的话,她低下头,眼神黯淡下来。

陈曦走到小芳身边,柔声问:“小芳,你喜欢上学吗?”

小芳怯生生地点头,声音细若蚊蝇:“喜欢...我最喜欢数学课...”

“大姐,您看孩子多爱学习啊!”陈曦转向刘妈妈,“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读书能改变命运,让孩子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咱们村去年不是有个女孩考上了北大吗?”

李老师补充道:“小芳很聪明,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班第三呢!这样的孩子不读书太可惜了。再说现在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必须完成的。”

这时,邻居周婶也过来帮腔:“刘家媳妇,你就让小芳上学吧!你看村东头老李家闺女,读了师范,现在在县城当老师,多体面!”

刘妈妈的态度软化了些,但仍在犹豫:“可是家里活多,她走了谁帮忙啊?”

“我们学校正要开办课后托管,”陈曦赶紧说,“下午放学后,孩子可以在学校写作业、参加活动,这样既不耽误学习,也能晚点回家,不耽误干活。”

好说歹说,刘妈妈总算答应让小芳继续上学,但能上到什么时候,她也没个准话。

中午时分,陈曦和李老师在村头的老槐树下休息,吃着自带的干粮。陈曦的脚已经磨出了水泡,嗓子也因为不停说话而沙哑。

“累了吧?”李老师递给她一个水壶,“乡村教师就是这样,不光要教课,还得会做家长工作。你看,一上午才走了四家。”

陈曦接过水壶,苦笑道:“比我想象的难多了。有的家长根本不重视教育,有的虽然重视但迫于生计没办法。”

树荫下,几个老人正在下象棋,看见老师休息,都围过来聊天。

“现在的小年轻啊,就知道往城里跑!”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摇着蒲扇说,“把娃娃都带走了,村里越来越冷清喽!”

“可不是嘛!”另一个戴老花镜的老人接话,“我孙子在城里上学,一年见不着几回面。要是咱们村小能办好点,谁愿意骨肉分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