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糖糕与半杯温牛奶

九月的雨总带着股黏腻的潮气,把青石板路浸得发亮。林微推着半旧的自行车拐进巷口时,巷尾那家“陈记糖糕”的暖黄灯光刚好漫过门槛,混着刚出炉的糖糕香,在雨雾里织成一张软乎乎的网。

她捏了捏帆布包里的工资单,指尖把那张薄薄的纸边攥得发皱。这个月绩效又被扣了大半,房租还没凑齐,刚在菜市场跟卖青菜的阿姨砍了五分钟价,最后还是没舍得买那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可当自行车碾过巷口第三块刻着细纹的青石板时,她还是下意识地停了车——巷尾那盏灯底下,陈屿的身影正靠着门框站着,手里拎着个油纸袋,指尖还沾着点面粉。

“今天怎么晚了十分钟?”陈屿的声音裹着糖糕的甜香,比巷口的路灯还暖。他伸手接过林微手里的自行车龙头,把油纸袋塞进她怀里,“刚出炉的,还热着,你最爱的芝麻馅。”

林微低头摸了摸油纸袋,温度透过薄薄的纸渗进掌心,像小时候外婆捂在她手里的暖手炉。她想说“不用总给我买”,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小声的“谢谢”。跟陈屿住对门快两年,她好像永远学不会跟他说“不”。

陈屿是巷子里的“外来者”,去年春天租下了对门那间带小阁楼的屋子,说是要攒钱开个小画室。他不像巷里其他年轻人那样早出晚归挤地铁,大多数时候都守在屋里画画,只有每天下午四点会准时出门,去巷尾买两块糖糕——一块芝麻馅,一块豆沙馅。林微后来才知道,芝麻馅是给她的。

第一次跟陈屿说话,也是个雨天。那天林微加班到快十点,推着爆了胎的自行车在巷口打转,雨丝顺着额发往下滴,把视线糊得一片模糊。就在她蹲在地上对着瘪掉的轮胎发愁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陈屿举着一把黑伞站在她身后,伞沿往她这边倾了大半,自己的肩膀却露在雨里。

“我帮你看看?”他蹲下来时,林微闻到他身上有股松节油混着阳光的味道,跟巷里潮湿的霉味完全不同。他修轮胎的动作很熟练,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指尖沾了点泥水也不在意。那天最后,他把自己的自行车推给她,说“你先骑,我明天再修我的”,自己则扛着她那辆爆胎的车回了家。

从那天起,林微的生活里就多了些细碎的温暖。早上出门时,对门的门会“咔嗒”一声跟她同时打开;晚上加班回来,窗台上总会放着一杯温牛奶,杯壁上贴着张便利贴,有时写着“牛奶别凉了喝”,有时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周末她在家赶方案,门口会轻轻敲三下,然后递进来一盘切好的水果,陈屿总说“朋友送的,太多了吃不完”。

林微不是没怀疑过他的心思,可陈屿的好总带着恰到好处的分寸,从不说越界的话,也不做让她为难的事。他知道她家境不好,父母在老家靠打零工生活,弟弟还在念高中,所以从不在她面前提“钱”,也从不让她还那些“顺手帮忙”的人情。

就像此刻,林微咬了一口热乎的糖糕,芝麻馅的甜香在嘴里散开,把心里那些因为房租和绩效攒下的委屈冲散了大半。她坐在陈屿屋里的小桌旁,看着他在画架前忙碌的背影,突然觉得这黏腻的雨天好像也没那么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