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敌不过三代从商,这是现在。
以前呢?十年寒窗,抵不过别人三代从武,除非你中举。
但是...如果我百世寒窗呢?
第一章
大靖王朝,天启三年秋,江南乡试放榜日。
苏砚挤在人群里,指尖攥得发白。榜单最顶端的 “解元” 二字旁,赫然写着 “萧烈”,而他的名字,在最末尾的副榜里都寻不见踪影。
这是他第一百世科考。
从前秦的寒门秀士,到南宋的落魄书生,再到如今大靖的穷酸秀才,他轮回百世,始终抱着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执念,可每一世,都栽在那些手握兵权的勋贵子弟手里。
“哟,这不是苏大才子吗?怎么,没找到自己名字?”
戏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砚回头,就见萧烈穿着一身银白锦袍,腰间挂着镇国将军府的虎头佩,身后跟着四五个家奴,正居高临下地打量他。
萧烈是镇国将军萧策的三公子,三代将门之后,自小舞刀弄枪,连《论语》都认不全,却成了今年江南乡试的解元。
苏砚压下心头的涩意,拱手道:“萧公子,此次乡试……”
“此次乡试怎么了?” 萧烈打断他,一脚踩在旁边的石阶上,语气越发嚣张,“我知道你文章写得好,可那又如何?我萧家三代从武,护着大靖的江山,父亲跟巡抚大人递句话,一个解元的名额,还不是手到擒来?”
周围的考生纷纷低头,没人敢替苏砚说话。镇国将军府在江南的势力根深蒂固,谁要是敢惹萧烈,轻则被革去功名,重则连家都保不住。
苏砚的指甲掐进掌心,血腥味在舌尖散开。他想起第一世,自己考中状元,却因得罪了大将军的儿子,被诬陷通敌,斩于闹市;第三十七世,他好不容易当上知府,却被当地总兵寻了个错处,满门抄斩;第九十九世,他隐居书院讲学,还是被武勋子弟拆了书院,活活饿死在柴房里。
难道这第一百世,他还要重蹈覆辙?
“怎么不说话了?” 萧烈嗤笑一声,伸手拍了拍苏砚的肩膀,力道重得让苏砚踉跄了两步,“苏砚,我劝你还是认了吧。你就算读一辈子书,也抵不过我萧家三代的军功。读书能当饭吃?能让你在这江南横着走?”
苏砚猛地抬头,眼里迸出火光:“萧公子,圣贤书教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让你用来践踏的!你靠家世窃取功名,迟早会遭报应!”
“报应?” 萧烈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挥挥手,身后的家奴立刻围了上来,“我今天就让你看看,什么叫报应!”
拳头眼看就要落在苏砚身上,他却突然闭上眼。脑海里,百世的书卷如潮水般涌来 ——《孙子兵法》的谋略,《资治通鉴》的兴衰,《天工开物》的巧思,还有那些被武勋压制的委屈、不甘、愤怒,全都凝聚在心头。
“住手!”
一声厉喝传来,众人回头,只见巡抚衙门的主簿周先生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卷文书。周先生是江南有名的大儒,连巡抚都要敬他三分。
“周先生,您怎么来了?” 萧烈收敛了气焰,却还是不服气,“我跟这穷秀才算账呢,您别管闲事。”
周先生没理他,径直走到苏砚面前,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突然问道:“苏砚,前日你在贡院写的那篇《民生策》,末尾是不是有‘但使书生腰不折,何惧将军剑指天’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