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磐闻言,肃然起敬:“先生心怀天下,炽磐佩服。从今往后,西秦的汉人与鲜卑人,皆是秦人,一视同仁。”
第三章 礼器破谣言
入夏后,金城的粟苗长得齐腰高,绿油油的一片。沈砚正在崇文阁整理《氾胜之书》的注释,乞伏锦突然跑进来,神色慌张:“先生,北魏使者来了,还带了礼器,说是要考较西秦的礼仪,若答不上来,就要说西秦是‘蛮夷之国’。”
沈砚放下毛笔,心中一紧。北魏自拓跋珪建国后,一直以 “华夏正统” 自居,常以礼仪刁难其他胡族政权。西秦虽有汉儒,却多擅长经义,不懂礼仪细节 —— 若被北魏使者抓住把柄,不仅有损西秦颜面,还可能影响两国关系。
他跟着乞伏锦来到议事殿,见北魏使者李顺坐在上位,面前摆着一套青铜礼器:鼎、簋、爵、觥,皆刻着饕餮纹。李顺穿著朱色朝服,手持玉圭:“秦王,自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西秦若想与北魏通好,需先明礼仪。请问这组礼器,是用于何种祭祀?”
殿内的汉臣皆面面相觑。他们虽知道礼器用于祭祀,却分不清具体用途。炽磐的脸色有些难看,他看向沈砚,眼中带着期盼。
沈砚上前一步,拱手行礼:“使者大人,这套礼器是西周时期的‘食礼器’。鼎用于盛肉,簋用于盛黍稷,爵用于饮酒,觥用于斟酒 —— 多用于宗庙祭祀,祭祀后君臣分食礼器中的食物,以示亲近。”
李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又指了指鼎上的饕餮纹:“先生可知这纹样的寓意?”
“《吕氏春秋》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沈砚从容答道,“饕餮纹是警示君臣不可贪食,要节俭爱民。西秦虽为鲜卑所建,却也知‘民为邦本’,近年推行区田法,就是为了让百姓有饭吃,不违饕餮纹的本意。”
李顺闻言,脸色微变。他本想借礼仪羞辱西秦,却没想到这年轻书生竟对古籍如此熟悉。他又拿起一支玉簪,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