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织网?”坐在会议桌左侧的陈长青皱起眉头。老人今年六十九岁,是国内顶尖的天文史学家,也是凌云的忘年交,专门研究古代天文异常记录。他的视频窗口背景是自己的珍藏室,红木书架上摆满了线装古籍,老人正拿着一本蓝布函套的书,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滑动。“《宋史·天文志》卷五十二里有过类似的记载:‘哲宗元祐元年七月,星宿易位,天穹若帷,有光如丝,贯紫微垣。’当时的司天监认为,这是‘天幕破损’的征兆,还请皇帝下罪己诏。除此之外,《淮南子·天文训》里也提到过‘天维绝,地柱折’,描述的现象和现在很像——都是星空秩序被打乱,像是有外力在干预。”

凌云坐在陈长青旁边,手里握着青铜镜,镜面此刻显示着更详细的信息。那些流动的线条旁多了一行小字:“星空异变:表象。现实结构磨损:本质。虚空存在渗透:原因。”他抬起头,看向全息投影屏:“青铜镜刚才给出了新的提示,星空变化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问题是现实本身的结构在磨损。你们可以把我们的宇宙想象成一块布,现在这块布出现了破洞,而某种来自‘布之外’的存在,正在通过破洞往里面钻。”

“‘虚空存在’?”白素转过身,眼神严肃,“你是说,这是外星文明的入侵?”

“不一定是‘文明’,”凌云摇头,“青铜镜里提到了‘中子星文明’,这是我之前研究镜子时发现的关键词。中子星文明可能是一种生活在中子星表面的硅基生命,它们的文明比人类早诞生几十亿年。刚才,我收到了一个来自‘守夜人’的信息。”

他调出通讯记录,一段带着电流杂音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虚空存在,中子星文明最古老的警告。现实之外的存在,没有实体,没有意识,只有‘目的’——渴望进入我们的宇宙,利用现实的能量维持自身的存在。”

“守夜人是谁?”林晓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她还在天文台盯着数据,“是某个秘密组织吗?”

“目前还不清楚,”凌云摇头,“但他们能通过青铜镜传递信息,说明他们和中子星文明有关,也可能是守护这些文明遗产的人。”

就在这时,会议室所有的显示屏突然闪烁起来,红色的警报灯变成了刺眼的白色。全息投影屏上的星空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陌生的星空——没有熟悉的星座,只有无数颗闪烁的星辰,它们排列成网状,节点是亮白色的,连线是金色的,看起来像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几秒钟后,一行黑色的文字浮现在屏幕中央,字体是刚才青铜镜里出现的未知文字,可在场的每个人都能理解它的意思:

“观察者已觉醒。编织即将完成。加入我们。”

文字下方,出现了一个倒计时:199:00:00。

“不好!”白素突然抓起桌上的平板电脑,快速滑动屏幕,“林晓,立刻查看全球生物信息网络,有没有异常的精神波动!”

不到一分钟,林晓的声音带着哭腔传来:“白姐,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相似的脑电波信号——是θ波,通常出现在深度催眠状态。刚才收到报告,东京、伦敦、纽约的街头,很多人开始在墙上、地上绘制相同的几何图形,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三角形嵌套圆形!他们像是被控制了,嘴里还念叨着‘加入织网’‘超越有限’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