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凌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闭上眼睛,脑海里竟然也浮现出了那个几何图形。更可怕的是,他能“理解”这个图形的含义——它是一种“邀请”,一种来自虚空存在的召唤,只要接受这份邀请,就能“融入”织网,获得永恒的生命和无限的知识,成为“更伟大存在”的一部分。

“是模因污染。”白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快速调出一组脑电波对比图,“这种几何图形是载体,通过视觉进入人的大脑,然后改写认知系统。和‘微笑病毒’不同,这次的模因传播速度更快,而且感染力更强——刚才我看屏幕的时候,也差点被影响,幸好我提前注射了模因抑制剂。”

凌云睁开眼睛,发现青铜镜的镜面又变了。这次,镜面上出现了一张地图,红色的标记点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附近。“青铜镜给出了源头方向,”他指着标记点,“全球星空异变最明显的区域,应该就是模因的发源地。我们必须去那里,找到污染源头,否则再过199小时,整个世界都会被虚空存在控制。”

陈长青放下古籍,眼神坚定:“我和你们一起去。我的珍藏室里有一本元代的《天文秘要》,里面记载过西藏地区的‘天镜遗址’,可能和这次的异常有关。另外,我侄子陈明也在西藏,他是考古学家,正在研究那曲的一座古代寺院遗址,或许他能帮上忙。”

白素点头,立刻开始安排:“林晓,你留在天文台,继续监测星空变化和全球模因污染情况,一旦有异常立刻汇报。我联系总部,调一架运输机,我们两小时后出发。凌云,你带上青铜镜,它可能是对抗虚空存在的关键。”

凌云握紧青铜镜,镜面的冷光映在他的脸上。他看向窗外,北京的夜空和上海一样,被光污染笼罩,可他知道,在那片看似平静的黑暗背后,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慢慢收紧,而他们,就是阻止这张网合拢的最后希望。

西藏旅途:高原上的异常信号

运输机在凌晨五点准时起飞,穿过北京的晨雾,朝着西南方向飞去。机舱里,凌云、白素和陈长青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摊着地图和古籍。

陈长青手里拿着那本《天文秘要》,书页已经泛黄,上面用小楷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几幅手绘的插图。“你们看这里,”他指着其中一幅插图,图上画着一座建在雪山之巅的寺院,寺院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建筑,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书中说,这座寺院叫‘穹窿银城’,是古代象雄文明的遗址,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寺院里有一面‘天镜’,能‘映照星空之变,预知未来之事’。元代之后,这座寺院就消失了,有人说它被雪崩埋了,也有人说它‘升入了天穹’。”

白素拿出平板电脑,调出卫星地图:“那曲市附近的雪山很多,我们需要更精确的位置。陈明那边有消息吗?”

“我刚才给他发了信息,还没回,”陈长青有些担忧,“他三天前给我发过照片,说他在遗址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发光纤维,像是某种金属丝,可又能弯曲。当时我没在意,现在想来,那些纤维可能和织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