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是建造的,”凌云走下车,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墙壁上的纤维。纤维的触感很柔软,像是丝绸,却又带着金属的冰凉,手指碰到时,纤维会轻轻收缩,像是在回应他的触碰。“是‘编织’出来的。这些纤维的分子结构很特殊,既有碳基生物的特征,又有硅基材料的稳定性,而且还能传递量子纠缠信号——它们是织网的‘线’。”

陈长青走到一面相对完整的墙壁前,墙上刻着一些古老的文字。“这是象雄文,”他拿出放大镜,仔细辨认,“上面写着‘虚空之门,织网之始,非召勿入’。看来古代象雄人早就知道这里的危险了。”

白素打开随身携带的探测器,屏幕上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红点。“探测器检测到了强烈的量子信号,这些信号来自墙壁上的纤维,还有天空中的丝线。另外,遗址中心有一个能量源,强度很高,应该就是织网的‘织机’。”

他们沿着残破的墙体往里走,越靠近遗址中心,发光纤维就越密集,空气中的银色丝线也越多。走到寺院中央时,他们终于看到了“织机”——

那是一台高约十米的圆柱形设备,主体是由光和影构成的,表面有无数个孔洞,淡蓝色的光线从孔洞里射出,形成了无数根“线”,这些线在空中交织、缠绕,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一直延伸到星空深处。织机的周围站着五个穿黑色长袍的人,他们背对着凌云等人,一动不动,像是雕塑。

听到脚步声,为首的黑袍人缓缓转过身。当看到他的脸时,凌云和白素都愣住了——

那是张启明,国内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三个月前突然失踪,当时警方还立案调查过,却没有任何线索。此刻,张启明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最可怕的是他的眼睛——瞳孔和虹膜都变成了星空图案,淡蓝色的线条在眼睛里流动,像是把一片星空装进了眼眶。

“凌博士,白长官,欢迎来到织网的起点。”张启明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任何情绪,“你们是来见证织网完成的吗?”

“张教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凌云握紧青铜镜,镜面开始发烫,“这些虚空存在是寄生者,它们会毁掉我们的现实!”

“寄生者?不,”张启明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微笑,“它们是‘邀请者’。三个月前,我在研究暗物质时,第一次接收到了虚空存在的信号。它们告诉了我宇宙的真相——我们的现实只是一个脆弱的牢笼,而它们,能带领我们走出牢笼,融入更广阔的‘宇宙织网’。你知道吗?自从接受了它们的‘礼物’,我能看到原子的运动轨迹,能计算出下一年的天气变化,甚至能预知一个人的生死——这是无限的知识,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永生。”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空气中的银色丝线汇聚到他的掌心,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几何图形。“你看,这就是织网的‘节点’。只要加入我们,你也能拥有这样的能力。”

凌云通过青铜镜看向张启明,镜面里显示出的画面让他浑身发冷:张启明的脑部有一个发光的节点,银色的丝线从节点延伸出来,连接到织机上,再通过织机连接到天空中的织网。他的意识已经被虚空存在控制了,现在的他,只是织网中的一个“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