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晓慧和我交换了一个担忧的眼神。

接着几周,我们注意到他走路时偶尔会绊倒,说话有时会含糊不清。

最让人担心的是,他开始认不出一些老主顾,而那些人是每年都来买苹果的。

晓慧硬拉着他去了市里的医院。

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诊断是小脑萎缩早期。

“这是什么病?”晓慧问医生,手紧紧攥着我的胳膊。

医生叹了口气:“小脑控制着人体的平衡、协调和某些认知功能。小脑萎缩就是小脑细胞逐渐减少,功能逐渐丧失。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康复训练可以延缓进展。”

回家的路上,车里一片寂静。

最后岳父突然说:“别愁眉苦脸的,我又没死。”

晓慧一下子哭出来:“爸,你说什么呀!”

“人老了都会得病,有的糖尿病,有的高血压,我就是这个病呗。”

他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果园,“还能干几年活。”

那时他依然管理着果园,只是需要更多帮助。

我和晓慧每周末都回去帮忙,平时则由岳母王秀兰的两个妹妹——我们都叫她们二姨和小姨——轮流照看。

Ps:小脑萎缩患者会出现步态基底增宽、行走不稳,尤其在黑暗环境或狭窄空间中症状加重。

患者手部精细动作会退化,如拧瓶盖时手指打滑,夹菜时筷子总戳到碗边。

---

3. 两亲家的情谊

我父亲李德胜和陈大山同龄,两人一见如故。

每到周末,父亲常会带着母亲跟我们一起来果园帮忙。

“老陈啊,这棵‘红富士’修剪得不错!”

父亲站在梯子上,手里拿着修枝剪。

陈大山仰头看着,眉头皱起:“老李,左边那根枝子留长了,果多了会压断。”

两个老人常常为了一棵树的修剪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又总是相视大笑。

母亲和岳母则在厨房忙活,做一桌子好菜。

有一次,两位父亲在果园里转了一下午,回来时满脸兴奋。

“我和老陈想到了个新法子,”父亲对我说,“在果园边上养蜂,蜜蜂授粉,苹果能增产一成不止!还能卖蜂蜜!”

陈大山点头:“老李脑子活,比我强。”

我看得出来,他们是真投缘。

父亲回家后对我说:“大山这人实在,有啥说啥,不绕弯子,相处着不累。”

母亲则悄悄对我说:“你岳父这病啊,得慢慢熬。你得多学学你爸,想想他是怎么对待你姥爷姥姥的。就算你做不到你爸的程度,也不能对岳父不耐心,闹脾气。

还有,一定要劝好晓慧,别让她着急上火,再闹坏身子。”

我点头记下。

我知道母亲指的是什么。

十年前,外公瘫痪在床,父亲伺候了整整三年,端屎端尿,从无怨言。

外公临走前拉着父亲的手说:“德胜啊,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有你这么个好女婿。”

如今轮到我了。

---

4. 遗忘的世界

今年开春,病情急转直下。

苹果树发芽的季节,陈大山却几乎忘了怎么修剪枝条。

他看着那些再熟悉不过的工具,眼神陌生得像第一次见到它们。

更可怕的是,他开始忘记人。

最先忘记的是晓慧。

那天我们照常周末回去,他盯着女儿看了半天,问王秀兰:“这闺女谁啊?长得挺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