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200份简历的石沉大海

最初的几天,张伟甚至有一种畸形的轻松感。十年了,他终于可以不用挤早高峰的地铁,不用应付无穷无尽的需求变更,不用在深夜被紧急线上bug的警报吵醒。他睡了几个懒觉,把家里收拾了一遍,甚至有时间去接了儿子小强放学。

但这种假期的愉悦感极其短暂,很快就被焦灼所取代。

他更新了各大招聘平台上的简历,将“十年大厂经验”、“核心技术骨干”、“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这些亮点加粗标红。他开始每天像上班一样,准时坐在书桌前,海投简历。从一线大厂到名不见经传的小创业公司,从技术管理岗到一线开发岗,他甚至不再严格限定城市。

求职信像雪片一样飞出去,然后……然后大多石沉大海。

两个多月里,他投出了超过两百份简历。回复寥寥无几。大部分是系统自动发出的“感谢您的投递,您的简历已存入我们的人才库”,冰冷得像AI的呓语。他收到了三个面试机会。

第一次是一家小公司,面试官是个比他小七八岁的年轻人,对他的技术经验不置可否,却反复追问他“是否能接受996”、“对OKR的理解如何”、“能否带领团队快速迭代”。张伟尽力回答,但感觉彼此仿佛不在一个频道。最后,对方委婉地表示:“您的经验很丰富,但我们可能更需要……嗯,更有冲劲的年轻人。”

第二次面试,技术环节聊得很深入,对方技术总监对他很认可。但到了HR面时,对方看着他的年龄和过往薪资水平,面露难色:“张先生,您的期望薪资可能超出了我们的预算,而且这个岗位的强度很大,您这个年纪……”后面的话没说完,但张伟听懂了。

第三次,面试一切顺利,甚至谈到了入职时间。他满怀希望地等了一周,却收到一封邮件:“经过综合评估,该职位因公司架构调整暂缓招聘。”

希望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被掐灭。书桌上的烟灰缸渐渐堆满,他戒了三年的烟又复吸了,而且抽得更凶。

妻子小芳的焦虑显而易见。她开始更加精打细算,超市购物小票看了又看,晚上聊天的话题总是有意无意地绕到“谁谁谁家又换了车”、“楼下的邻居跳槽薪水翻倍”。起初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后来逐渐变成了抱怨和指责。

“当初就说让你多跟领导走动走动,你不听!”

“那么多人都没被裁,怎么就轮到你了?”

“两百多份简历都没回音,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现在有份工作就不错了!”

争吵开始爆发,往往始于琐事,最终都落脚于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的恐慌。家里的气氛变得压抑而紧张,连儿子小强都变得沉默了不少,放学回家就躲进自己的房间。

张伟变得越来越沉默。他不再争辩,只是更深地把自己埋进电脑屏幕和缭绕的烟雾里,仿佛那是一个无形的保护壳。挫败感和自我怀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越收越紧。

第三章 妻子的眼泪与孩子的学费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儿子小强的学费通知单。

那天晚上,小芳拿着手机,看着家长群里老师发出的缴费通知和二维码,沉默了良久。下学期学费加杂费,六千八百元。这个数字对于过去的他们来说,不过是一次家庭短途旅行或是一台新手机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