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但现在,它成了一座小山。

小芳翻出家里的存折和银行卡,用手机银行反复查询着余额。那数字像裸露的岩石,冰冷而刺眼。张伟也凑过去看,心里默默计算着:房贷、车贷、生活费、父母的赡养费……剩下的钱,确实只够支撑这个家三个多月的基本开销了。

“要不……我先找我爸妈拿一点?”小芳的声音很低,带着哽咽。

张伟猛地抬起头:“不行!”他的自尊心像被针扎了一下,骤然收缩。失业以来,他始终瞒着双方老人,怕他们担心,更怕那种无言的失望。

“那你说怎么办?下周五之前就要交!”小芳的声音提高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强不能不上学吧?难道去跟老师说,我们家没钱,缓几天?”

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砸在手机屏幕上,也砸在张伟的心上。她没有大声哭诉,只是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这种无声的崩溃更让人窒息。

张伟伸出手,想拍拍她的背,却僵在半空中。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他能说什么?说“别担心,我会找到工作的”?这句话他已经说了太多次,连自己都不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责和失败感将他彻底淹没。他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竟然让妻子为了几千块的学费无助落泪,让家庭的未来笼罩在不确定的阴影中。

那一刻,什么大厂光环、技术理想、职业规划,都变得虚无缥缈。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是:活下去,让这个家正常运转下去。

他必须立刻找到一条路,任何一条路,无论它看起来多么不起眼,甚至……有失身份。

第四章 夜市中的一道光

第二天,张伟浑浑噩噩地在外游荡。他不想待在家里面对小芳红肿的眼睛和压抑的气氛。路过一个大型居民区附近的夜市时,他被喧嚣的人声和弥漫的食物香气吸引,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夜市灯火通明,人潮涌动。烤串的油烟、臭豆腐的特殊气味、奶茶的甜香混杂在一起,构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鲜活图景。人们摩肩接踵,脸上带着放松的笑意,与张伟内心的灰暗形成鲜明对比。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像一个局外人观察着这个世界。卖衣服的、卖玩具的、做美甲的、手机贴膜的……每个摊位都在努力招揽生意。

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一个卖手机壳、数据线、充电宝等配件的小摊前围了不少人。摊主是个年轻小伙,手法麻利地给顾客的手机贴膜,一边和旁边的人闲聊。

张伟停下脚步,程序员的本能让他开始观察和计算。

“帅哥,苹果13的膜多少钱?”

“35,进口材质的,包贴好。”

“Type-C的数据线呢?”

“20一根,50三根!”

张伟心里飞快地算了一笔账:一张膜的成本可能不到5元,数据线成本可能也就五六元。贴膜看似简单,但利润率极高。他注意到那小伙贴膜的手法其实很粗糙,边缘对得不是很齐,甚至有点小气泡,但顾客似乎并不太在意,付钱走人。

短短十几分钟,他看到小伙成交了四五单,现金和扫码收款的提示音不断响起。张伟粗略估算,这个小摊一晚的流水可能轻松过千,利润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