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来店里帮忙的次数多了,每次都想伸手管账,沈砚舟却早找了赵叔的侄女 —— 在县城会计学校念过书的小姑娘,专门负责记账收银,账本锁在带抽屉的铁柜里,钥匙只有沈砚舟和小姑娘各有一把。苏晚晴碰不到钱,眼底的焦躁藏不住,却只能强装笑脸,给客人递茶水。
沈砚舟看在眼里,心里冷笑。他知道,苏晚晴和陆野绝不会甘心,他们迟早会动手,而他要做的,就是等着他们钻进自己设好的陷阱里。
开店后的第三个月,县里传来消息,说秋收后会扩大农机补贴范围,不仅配件能补,连维修服务也能申请补贴。消息一出,不少农户开始提前囤配件,沈砚舟的店里更忙了,每天关店都要到半夜。
这天晚上,沈砚舟故意把账本放在收银台的抽屉里,没锁 —— 他算准了苏晚晴会来偷翻。果不其然,后半夜他从里屋的小床(为了看店,他在店里隔了个小间)醒来,透过门缝,看见苏晚晴正蹲在收银台前,手里拿着账本,借着煤油灯的光翻得飞快,嘴里还念念有词:“怎么才这么点?他明明说这周卖了不少……”
沈砚舟没出声,只看着她把账本塞回抽屉,又从抽屉里摸走了两百块现金 —— 那是他特意放进去的,钱角做了记号,用红墨水点了个极小的点。等苏晚晴轻手轻脚离开,沈砚舟才起身,从床板下拿出另一个账本 —— 这才是真账本,记录着店里真实的营收,比苏晚晴看的那个 “表面账本” 多了近三倍。
他早就料到苏晚会怀疑他藏私,故意做了本假账本,把营收往低了写,就是为了引她动手。两百块不多,但足够成为日后撕破脸时的 “小证据”,让她百口莫辩。
隔天早上,沈砚舟 “发现” 钱少了,故意在店里嚷嚷:“昨晚谁来店里了?收银台少了两百块,账本也被动过!”
记账的小姑娘慌了,红着脸说:“沈哥,我昨晚锁了门才走的,钥匙没给过别人……”
苏晚晴正好来送早饭,听见这话,脸色一白,忙说:“会不会是进了贼?要不报警吧?”
“报警?” 沈砚舟瞥了她一眼,语气似笑非笑,“县城派出所就那么几个人,这点小事他们未必管。再说,店里除了咱们,也没别人有钥匙 —— 我这钥匙从不离身,你呢,晚晴?你昨晚来送过被子,是不是忘了锁门?”
苏晚晴的手攥紧了饭盒,声音有点抖:“我…… 我锁了啊,我记得很清楚……”
“是吗?” 沈砚舟没再追问,只让小姑娘把账本整理好,“以后每天关店,把钱和账本都放进铁柜,锁好,钥匙你随身带,别给任何人。”
他故意没点破苏晚晴,就是要让她心里发虚,让她觉得 “沈砚舟好像怀疑我,但又没证据”,这样她才会更急着找陆野商量,露出更多破绽。
果然,当天下午,沈砚舟就看见陆野鬼鬼祟祟地在店门口晃。他假装没看见,转身进了里屋,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录音机 —— 这是他托林晚秋从南方捎回来的,花了他半个月的利润。他之前就在店里的角落装了个小喇叭,连接着录音机,能录下店里的声音。
没过多久,苏晚晴就来了,陆野也跟着进来,两人躲在货架后面小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