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发现钱少了,还问我是不是没锁门。” 苏晚晴的声音带着慌。
“怕什么?不就两百块?他没证据。” 陆野的声音满是不在乎,“我跟你说,补贴的事是个机会,咱们得想办法把他店里的客户抢过来 —— 我认识个朋友,在邻县开农机店,能拿到更便宜的配件,咱们可以偷偷联系农户,说从咱们这儿买,比沈砚舟这儿便宜,到时候赚的钱都是咱们的。”
“能行吗?他要是知道了……”
“知道了又怎么样?他现在就防着你,你还指望他以后把店给你?咱们得自己动手!”
录音机 “滋滋” 地转着,把两人的对话都录了下来。沈砚舟靠在门后,眼底的寒意更浓 —— 他们不仅想偷钱,还想抢他的生意,真是贪得无厌。
陆野和苏晚晴果然开始偷偷联系农户。沈砚舟从几个常来的老客户嘴里听到了风声 ——“沈老板,昨天有人跟我说,邻县有更便宜的配件,说是你家嫂子介绍的,真的假的?”
沈砚舟心里有数,嘴上却笑着说:“王大爷,您别信那些话,我这儿的配件都是晚秋批发部的,质量有保障,邻县的便宜货我知道,都是翻新的,用不了几天就坏。您要是信我,就还在我这儿买,要是不信,我也不拦着。”
老客户们都是实在人,听沈砚舟这么说,又想起他平时的实在,都摇着头说:“不信不信,谁知道那些人安的什么心!”
沈砚舟知道,光靠客户的信任还不够,他得找个 “人证”,把苏晚晴和陆野私会、算计他的事坐实。他想到了村口的张大妈 —— 张大妈是个热心肠,平时爱坐在老槐树下做针线活,前世苏晚晴和陆野私会,就被张大妈撞见过一次,只是张大妈怕惹事,没敢说。
这天傍晚,沈砚舟特意买了两斤桃,送到张大妈家。张大妈正在院子里摘菜,看见他来,忙放下手里的活:“砚舟啊,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沈砚舟把桃放在石桌上,笑着说:“张大妈,这几天店里忙,没顾上看您,这桃是刚从县城买的,您尝尝。”
两人聊了会儿家常,沈砚舟才状似无意地说:“大妈,您最近还在老槐树下做针线活吗?我这几天总看见有人在树下说话,好像是晚晴和…… 陆野?”
张大妈的手顿了一下,叹了口气:“砚舟啊,不是大妈多嘴,我早就想跟你说了 —— 上个月有天晚上,我起夜,看见你家晚晴和陆野在树下抱在一起,还说什么‘店快到手了’,我怕你生气,没敢跟你说。”
沈砚舟心里一紧,脸上却露出难过的表情:“大妈,我其实早就有点怀疑,就是没证据。您说,我待晚晴不薄啊,她怎么能这么对我?”
张大妈也替他委屈:“你就是太实诚了!晚晴那丫头,看着温柔,心里不知道想的啥。陆野就更别说了,整天游手好闲,不是正经人!你要是需要,大妈愿意给你作证,省得他们再欺负你。”
有了张大妈的话,沈砚舟的证据链又多了一环。他知道,现在就差最后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