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阮姑娘,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第六天早上,赵大虎在茶棚外拦住青栀,塞给她一个小布袋。

青栀打开一看,里面是二十文钱和一把钥匙。

"这是?"

"我娘的老房子,就在镇中心,虽然小但比这破棚子强多了。"赵大虎挠挠头,"钱是还你的豆腐钱,房子你随便住,不要钱。"

青栀刚要推辞,赵大虎已经转身大步走了:"就这么定了!我娘说了,你要是不住,她亲自来请你!"

就这样,青栀搬进了赵家老宅。虽然只有一间正屋和一个小厨房,但比茶棚强太多了。赵大虎还帮她修好了漏雨的屋顶,搬来一张旧木桌当工作台。

"阮姑娘的豆腐,全清河镇最好!"赵大虎逢人就夸,还带着几个兄弟在集市上帮她吆喝。

青栀的豆腐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她用赚来的钱买了更好的黄豆和工具,做出的豆腐越发细腻可口。镇上的主妇们开始指名要"阮姑娘的豆腐",甚至有人专程从邻镇来买。

与此同时,槐花镇的林家却乱成了一锅粥。

"青栀这死丫头跑哪儿去了?"林母气急败坏地摔打着盆碗,"三天没打扫,屋里都积灰了!"

林绥景皱着眉头:"不就是个童养媳吗?再买一个就是了。"

"你说得轻巧!"林小妹嘟着嘴,"谁给我梳头?谁给我洗衣裳?谁半夜给我煮宵夜?"

林父叹了口气:"青栀那孩子老实勤快,做的豆腐也好,镇上人都认她的招牌。这几日没人做豆腐,老主顾都跑光了。"

林绥景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不就是个做豆腐的吗?"

一个月后,当林家豆腐坊的生意一落千丈时,林绥景才想起派人寻找青栀的下落。但此时的青栀,早已在清河镇扎下了根,没人知道那个曾经默默无闻的童养媳,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豆腐阮"。

第三章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纸洒进屋内时,青栀已经磨好了两桶豆浆。她将一部分豆浆倒入锅中煮沸,加入少许石膏水,轻轻搅拌。豆浆渐渐凝结成絮状,她小心地将豆花舀入碗中,淋上自制的酱汁,撒上葱花和虾皮。

"尝尝新口味。"青栀将碗递给刚起床的春桃。

春桃是半个月前青栀在镇外遇到的逃荒少女,饿得晕倒在路边。青栀想起自己当年的遭遇,便将女孩带回家中。春桃今年才十四岁,瘦得像根豆芽菜,但手脚勤快,学东西也快。

"姐姐,这豆花比昨天的更滑嫩!"春桃捧着碗,眼睛亮晶晶的。

青栀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我调整了石膏的比例。今天你去集市上卖豆花,我留在店里做豆腐。"

自从赵大虎帮忙宣传后,青栀的豆腐生意越来越好。县令夫人偶然尝到她特制的五香豆腐干,大为赞赏,不仅经常派人来买,还帮她租下了镇中心一间小店面。虽然店面不大,但总算有了个固定的摊位,不用再风吹日晒地到处叫卖了。

"姐姐,我走啦!"春桃挎着篮子,里面装着六碗豆花,蹦蹦跳跳地出门去了。

青栀目送她离开,转身回到工作台前。她将剩下的豆浆倒入铺好纱布的木框中,压制成型。手上的动作已经十分熟练,不到一个时辰,三十块雪白的豆腐就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了。

"阮姑娘,在忙呢?"赵大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