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林砚心寒的,是学校的 “评优黑幕”。上个月,学校评选 “优秀教师”,他的教学成绩在年级排名第二,学生满意度也是第一,可最终的名额,却落在了教科室一个成绩平平的老师身上。他去找教导主任刘柔询问原因,刘柔正对着镜子补口红,说话尖细得像捏着嗓子:“林老师啊,评优可不是只看成绩的。” 她放下口红,拿起一份表格晃了晃,“你看,你的‘纪律评分’不够高,有学生反映你‘上课太随意,影响班级秩序’,这怎么能评优秀呢?”
林砚看着表格上 “纪律评分” 那栏刺眼的 “不及格”,气得说不出话。他明明每次上课都严格遵守纪律,所谓的 “学生反映”,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他知道,那个评上优秀的老师,上周刚给王铁柱送了一箱高档白酒。
走出教务处,林砚看到同事老陈正抱着一摞作业本往后勤处走。老陈原本是数学组的骨干教师,上个月因为拒绝给王铁柱 “好处费”(评职称需要王铁柱签字),被硬生生调去了后勤,负责分发粉笔、打扫仓库。“林老师,别太较真了。” 老陈看到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在这所学校,安稳度日比什么都重要。”
林砚没说话,只是握紧了拳头。他抬头看向教学楼顶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那红色显得格外刺眼。他靠在墙上,习惯性地捏了捏鼻梁,目光落在远处的操场 —— 那里,一群高一的学生正在上实践课,带队的年轻老师,笑容干净,眼神里满是理想主义的光芒,像极了十六年前的自己。
第四章:碎片里的真相
养老院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舟醒了过来,坐在床上,眼神比白天清醒了一些。他拿起床头柜上的教案本,慢慢翻开,手指拂过泛黄的纸张,像是在触摸遥远的回忆。
“小雅…… 小雅的手流血了……” 他突然开口,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颤抖。护理员刚好进来送水,听到这话,笑着说:“林爷爷,您又想孙女啦?等周末,她就来看您了。”
林舟却摇了摇头,固执地重复:“不是孙女,是小雅,高一(7)班的小雅…… 她的手被玻璃划了,流了好多血…… 他们说她是自己摔的,撒谎……” 他的眼神变得迷茫,像是又陷入了混乱。
护理员无奈地叹了口气,放下水杯,转身准备离开。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林舟又念叨起来:“老陈…… 老陈被调走了…… 去后勤了…… 他不肯给王胖子送东西…… 王胖子坏……”
“王胖子?” 护理员愣了一下,觉得这个称呼很陌生。她回头看了一眼林舟,老人正低着头,看着教案本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年轻老师,正对着镜头微笑。她没再多问,轻轻带上了门。
病房里,林舟依旧喃喃自语。他的记忆像一盘被打乱的拼图,时而停留在二十多岁的讲台,看着小雅因为拒绝给某个同学抄作业,被推倒在玻璃窗前,手被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却被刘柔要求 “不许声张,就说自己不小心摔的”;时而又跳到中年,看到老陈抱着作业本,落寞地走进后勤处的大门,王铁柱站在办公室里,对着其他老师冷笑:“不懂得‘规矩’,就别想在学校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