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摇摇头,把红帖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兜里:“不行,阿玉不会害我的。她要是想害我,早就动手了,不会只给我留红帖。她一定是有什么事放不下,想让我帮她。”

我想起外婆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的话:“念念,阿玉她……她心里苦,以后你要是在老宅里看到啥奇怪的东西,别害怕,帮她了了心愿。”当时我以为外婆是糊涂了,现在才明白,外婆早就知道阿玉的执念没散。

第二天一早,我提着两斤苹果和一袋糕点,去了巷口的老李家。老李今年八十七岁了,是这条巷子里年纪最大的人,也是看着外婆和阿玉长大的。他家的小院里种着一棵老石榴树,结满了红彤彤的石榴,像一个个小灯笼。

“李爷爷,我来看您了。”我把东西放在石桌上,挨着他坐下,假装不经意地剥了个橘子递过去,“您还记得我外婆的姐姐阿玉吗?我最近在整理老宅的东西,看到一件绣着她名字的嫁衣。”

老李的手抖了一下,手里的烟袋锅子“咚”地一声磕在石桌上,烟灰撒了一地。他沉默了很久,眼睛盯着石榴树,像是在回忆很远的事,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阿玉啊……是个苦命的孩子。”

1948年的夏天,比现在还热。当时的林家还是巷子里的富裕人家,太姥爷开了家布庄,生意红火。阿玉是林家的大女儿,长得漂亮,又会绣花,提亲的人把门槛都踏破了,可她偏偏喜欢上了巷头张家的大儿子张启明。

张启明家里穷,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弟弟要养。太姥爷一开始不同意这门亲事,觉得张启明配不上阿玉,可架不住阿玉软磨硬泡,最后还是松了口,定下了当年秋天的婚期。

“婚期定在八月十六,”老李抽了口烟,烟圈缓缓散开,“阿玉高兴得睡不着觉,天天躲在房里绣嫁衣,绣了整整三个月。可就在结婚前一天,她突然不见了。”

我心里一紧:“不见了?怎么不见的?”

“没人知道,”老李摇摇头,眼神里满是惋惜,“那天早上,她房里的灯还亮着,嫁衣放在床上,叠得整整齐齐,可人却没了踪影。张家的人来接亲,看到空房,当场就炸了锅,说阿玉是嫌他们家穷,跑了。”

“跑了?”我皱起眉头,想起嫁衣袖口的血渍,“可我找到的嫁衣上有血渍,不像是自愿离开的样子。”

老李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他猛地坐直身体,盯着我:“血渍?你确定是血渍?当年张家的人来收阿玉的东西,我也跟着去了,那嫁衣干干净净的,啥都没有啊……等等,我想起一件事,阿玉的嫁妆里有一匣子金条,是太姥爷给她压箱底的,有二十多根呢,可她不见了以后,那匣子金条也跟着没了踪影。”

一匣子金条?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阿玉不是逃婚,而是被人害了?凶手为了抢金条,杀了阿玉,还伪造了她逃婚的假象?那个穿嫁衣的女人一遍遍说“替我嫁给他”,难道她的死和张启明有关?

我谢过老李,揣着满肚子的疑问回到老宅。当晚,我没敢再睡东厢房,就在正房的八仙桌上铺了块毯子,蜷缩在上面。可刚闭上眼,那个熟悉的梦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