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将泥土样本放入离心机,分离出固体微粒,然后坐到显微镜前,开始了漫长的观察。

“赵队他们看的是宏观证据,比如遗书、监控,这些可以被伪造和干扰。而我们看的,是微观世界。”苏哲一边调整焦距,一边对小陈解释,“记住洛卡德交换原理,这是我们这行的圣经——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生转移。只要李天鸿死前去过某个特殊的地方,他的鞋底、衣物纤维里,就一定会留下那个地方的‘微观名片’。”

显微镜的目镜中,无数微粒在光晕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终于,苏哲的动作停住了。

在他的视野里,出现了几颗形态奇特的黄色花粉。它们呈椭球形,边缘带着细微的锯齿,像一枚枚微缩的齿轮。

“查一下,”苏哲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调出本市所有公园、绿化带、私人花园的植物数据库,对比这种花粉的形态。”

小陈立刻在电脑前忙碌起来。数据库飞速检索,几分钟后,他抬起头,脸上带着困惑和惊讶:“苏老师,没有……数据库里没有任何一种本市常见植物的花粉长这个样子。”

苏哲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这个发现,就像在“完美自杀”的结论上,凿开了一道微小的裂缝。虽然还不足以撼动整座大厦,但光,已经有机会透进来了。

就在这时,苏哲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号码。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女人压抑着悲痛却异常清晰的声音。

“请问是苏哲先生吗?我是李天鸿的妻子,林晚晴。”

“我是。”

“苏先生,警方说我丈夫是自杀,但我不相信。”女人的声音开始颤抖,“他绝不会!出事前半小时,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只有一个地址,一个我从没听说过的地方……”

苏哲的心猛地一跳,他拿起笔,沉声问道:“什么地址?”

3 兰花之谜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阳光穿透实验室的玻璃窗,在布满仪器的桌面上投下斑驳光影。

林晚晴坐在苏哲对面。她穿着一身素雅的黑色套裙,面容憔悴,但眼神却异常坚定。这位刚刚失去丈夫的女人,身上散发着一种与柔弱外表不符的韧性。

“这是他发给我的地址。”她将手机推到苏哲面前。屏幕上显示着一条短信:“城西,紫云山,3号温室。”

“紫云山?”苏哲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地名。那是位于城市远郊的一片荒山,以土壤贫瘠、地质奇特闻名,绝非富人会涉足之地。

“我从没听他提起过这里。”林晚晴补充道,随即,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说出了一件更重要的事,“还有,苏先生,有一件事非常关键。我丈夫……他对一种特殊的兰花严重过敏,是会引发过敏性休克的那种。所以我们家里、公司,任何他常去的地方,都绝对不会有兰花,一盆都没有。”

苏哲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想起了昨晚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那些微粒。

送走林晚晴后,苏哲立刻带着最新发现去找赵国强,请求暂缓尸体火化,并申请调查“紫云山温室”。

赵国强正在办公室里被一堆文件搞得焦头烂额。听完苏哲的请求,他重重地把笔拍在桌上。 “小苏,我不是不信你,但凡事要讲证据链!第一,紫云山离案发公寓几十公里,监控显示李天鸿死前两小时内都没离开过公寓,他没时间去!第二,一个地址能说明什么?也许只是串无意义的字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死者弟弟李天宇已经签了火化同意书,手续齐全,我没有理由扣着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