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得跟我合作,把地图上的情况说清楚,还有,日军的动静,你知道多少?”
我不知道他知道多少,但只要他有消息,就不算最坏的事情。
顾家是护不住这批古籍的,他应该明白。而如今的上海,他能合作的人寥寥无几。
他愣了愣,看着我,眼神里的戒备少了些,多了点不确定,“沈帮主想……一起护着?”似乎不敢相信我这样的大小姐会懂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我拿起《金石录》,翻到“金石之盛,见乎斯矣”那页,轻声念出来。
留洋时读西方史,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此刻摸着这旧书,才明白顾砚辞要护的,不只是纸页,是根。
“不是一起护书,”我合上书,递还给他,“是一起护着,不能被抢走的东西。”
他接过书,指尖在封面上顿了顿,终于点了头。
我让人给顾家递了消息,他就和书暂时住在了我的地盘上。
二、合作·信仰交织
3、码头暗战
日军要动手的消息,是帮里眼线从租界巡捕房探来的。
他们买通了“斧头帮”的人,要在码头三号栈桥设伏,截走转移的古籍。
我盯着码头地形图,手指在三号栈桥的岔路口敲了敲,“斧头帮的人熟水路,肯定会堵死下游的小船,得从陆路绕。”
顾砚辞坐在旁边,手里捏着洋行经理给的通关文牒,指尖都泛了白,“我跟洋行说好,用‘丝绸货物’的名义走特殊通道,但必须在下午三点前到租界仓库,晚了巡捕房会查。”
我抬头看他,见他眼底有红血丝,想来是昨晚没睡,一直在联络人脉。
“三点前能到。”我把地形图折好,递给手下的老周,“你带二十个弟兄,伪装成搬运工,推着空木箱走三号栈桥,把斧头帮的人引去下游。我带二十个人,跟着顾公子,用运煤的卡车装古籍,从陆路走货运通道。”
老周领命要走,顾砚辞却突然站起来,“我跟老周一起去三号栈桥,日军认识我,我去引他们,你们带古籍走更安全。”
我皱了眉,“你去?万一被抓,松雪斋的人脉就断了,谁还能帮我们办通关?”
其实,我心里清楚他说的是对的,而我也有自己的人脉,只是想再挽留他一下,毕竟这批古籍对国家很重要,而他对这批古籍很重要。
他却从怀里摸出个玉坠,塞进我手里,“这是洋行经理的信物,万一我出事,你拿着它也能通关。沈帮主,古籍比我重要。”
他清楚我的意思,我也明白了他的心思。东西丢了就很难再要回来,他死了还会有别人能做他做的事。
指尖触到玉坠的温凉,我心里竟窜起股火,把玉坠塞回去:“我说能护住你,就能护住,少逞英雄。”
没等他再争,卡车已经停在后门。
我把古籍装进铺了丝绸的木箱,让弟兄们搬上卡车,又给顾砚辞套了件粗布短褂,压了压他的长衫下摆,“低头走,别说话。”
他没再反驳,只默默跟着我上了副驾。
卡车刚驶到货运通道口,就听见远处传来枪声——老周那边动手了。
我让司机加快速度,刚要进租界关卡,突然从旁边窜出几个穿黑褂的人,是斧头帮的漏网之鱼,举着枪就往车厢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