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谁?”林微小声嘀咕,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新鲜的空气涌进来,带着槐花香,昨晚的恐惧好像淡了些。
她走下楼,发现客厅里的槐叶不见了,钢琴盖也合上了。难道是自己昨晚眼花了?
林微摇了摇头,决定先整理外婆的东西。她打开正屋的柜子,里面放着很多旧衣服,还有一本厚厚的日记——封面是暗红色的,上面写着“沈氏阿婉”,那是外婆的名字。
她翻开日记,第一页的日期是1950年,外婆刚嫁进沈宅的时候:“今天我嫁进了沈宅,院子里的槐花开得很好,阿砚的琴还在,只是再也没人弹了。王婆婆说,我和曼卿姑娘长得像,或许,我能替她守着这宅子。”
曼卿?应该就是王婆婆说的沈砚之的未婚妻。林微继续往下翻,日记里大多是外婆的日常,偶尔会提到沈砚之:“今天听到客厅有钢琴声,好像是《晚星》,我走过去,却什么都没有,只有琴键上沾着一片槐叶。”“阿砚的照片在梳妆台的抽屉里,他长得真好看,曼卿姑娘一定很喜欢他。”
翻到1965年的一页,日记里夹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穿着民国长衫,坐在钢琴前,眉眼温柔,嘴角带着笑——应该就是沈砚之。他的身边站着一个女人,穿着旗袍,梳着麻花辫,侧脸和外婆有几分相似,应该是苏曼卿。
林微拿着照片,走到钢琴前,对比着照片上的场景,突然发现钢琴的琴腿上,有一道细微的划痕,和照片上的位置一模一样。她伸手摸了摸划痕,冰凉的触感让她心里一颤——这架琴,真的陪了沈砚之这么多年。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是老张来了。
“林小姐,今天要不要去镇上买点东西?这宅子里什么都没有,住着不方便。”老张站在门口,没敢进来。
“好啊,麻烦您等我一下。”林微把日记和照片放回柜子里,锁好门,跟着老张去了镇上。
镇上很热闹,林微买了些日用品,还特意去书店找了本关于沈宅历史的书。书店老板是个老人,听说她住在沈宅,叹了口气:“沈宅啊,当年可是这一带最有名的宅子,沈砚之沈少爷,更是出了名的才子。可惜啊,红颜薄命,才子也薄命。”
“您知道沈砚之为什么自杀吗?”林微问。
“听说啊,是因为苏曼卿姑娘背叛了他。”老板压低声音,“1943年,日本人占了这一带,要沈少爷给他们写曲子,沈少爷不愿意,苏姑娘就劝他答应,还说要跟日本人走,沈少爷气不过,就自杀了。后来苏姑娘也没跟日本人走,听说在沈宅后面的槐树下上吊了。”
林微心里一沉,原来还有这样的细节。她买了书,回到沈宅时,天色已经暗了。
老张帮她把东西搬进去,就匆匆走了。林微做了点简单的晚饭,坐在八仙桌前吃。吃到一半,客厅里突然传来“滴答”声,像是水滴落在琴键上。
她放下筷子,走到钢琴前,发现琴盖又打开了,最中间的那个黑键上,沾着一滴水珠——可窗户是关着的,哪里来的水?
林微伸手想擦去水珠,手指刚碰到琴键,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很轻,像是有人穿着布鞋,在地板上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