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雨停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林薇推开窗,清新的泥土味混着青草香涌进来,晒谷场的玉米被雨水洗得发亮,远处的田埂上,已经有社员扛着锄头往地里去了。

“醒了?”陆衍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他正蹲在猪圈前,小心翼翼地掀开塑料布——土坯墙被保护得很好,一点没受潮,表面的泥缝干得差不多了,硬邦邦的。

林薇跑出去,看着完好无损的墙,松了口气:“还好你昨晚想得周到,不然这墙准得塌。”

陆衍站起身,额角的水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滑,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他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嘴角弯了弯:“今天上梁,我去扯块红布。”

上梁挂红布是乡下的老规矩,图个吉利。林薇眼睛一亮:“我去!我知道供销社新进了批红布,颜色正!”

她揣上布票和两毛钱,脚步轻快地往公社跑。雨后的路有点滑,她却走得带劲——今天猪圈就能完工,离她的“养猪大业”又近了一步。

供销社刚开门,售货员正擦着柜台,看见林薇,笑着打招呼:“林丫头,买啥?”

“来一尺红布,最好的那种!”林薇说。

售货员从柜台下抽出一卷红布,展开一角,鲜红的颜色像团小火苗:“这是上海货,结实不掉色,一尺两毛五。”

林薇咬咬牙:“来一尺!”

这年月,一尺红布能做好几双鞋的鞋面,够奢侈了。但上梁是大事,她想图个吉利。

往回走时,她碰见了赵老栓,老爷子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几捆晒干的艾草。

“赵大爷,您这艾草是……”

“给你猪圈用的,”赵老栓头也不抬,“铺在茅草底下,能驱虫,猪不容易生病。”

林薇心里一暖:“谢谢您!多少钱?”

“送你的。”赵老栓摆摆手,拐杖往地上一顿,“赶紧回去吧,衍小子该等急了。”

看着老爷子别扭的背影,林薇笑着摇摇头,加快了脚步。这村里的人,嘴硬心软的样子,真可爱。

回到家时,三叔和石头他爹已经来了,正帮着削梁木——是根结实的松木,陆衍特意找木匠刨过,两头削得圆润,还刻了两个简单的“福”字。

“红布来了!”林薇举起手里的红布,鲜红的颜色在晨光里晃眼。

陆衍接过红布,仔细地系在梁木中间,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李桂香也来了,手里端着个粗瓷碗,里面是三个煮鸡蛋,还冒着热气:“上梁得吃鸡蛋,滚灾!”

林薇拿起一个鸡蛋,在梁木上轻轻滚了滚,蛋壳裂开细纹,她剥开壳咬了一口,蛋黄的香混着淡淡的咸味在嘴里散开——李桂香往鸡蛋里撒了点盐,说是“咸(闲)不住,日子才能红火”。

上梁的时辰是赵老栓算的,辰时三刻。陆衍和三叔抬起梁木,石头他爹在旁边扶着,林薇站在底下递楔子,嘴里还念叨着赵老栓教的顺口溜:“上梁上得高,日子节节高;上梁上得平,全家都安宁……”

梁木稳稳落在墙头上时,围观的社员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还放了一挂小鞭炮——是石头他爹从家里翻出来的,过年没舍得放,今天特意带来给林薇贺喜。

王翠花也混在人群里,看着那鲜红的红布在梁木上飘,眼里的嫉妒几乎要溢出来。她眼珠一转,突然尖着嗓子喊:“这梁木是队里的吧?我前两天还看见仓库里有根一样的!林薇你个小偷!偷集体的木料建自家猪圈!”

这话像盆冷水,瞬间浇灭了热闹的气氛。社员们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林薇身上,连队长都皱起了眉。

林薇心里咯噔一下,刚要解释,陆衍已经放下手里的锤子,冷冷地看向王翠花:“这梁木是我退伍时部队发的抚恤金买的,在公社木器厂打的,发票还在我抽屉里,二婶要看看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股压人的气势,眼神扫过王翠花时,像淬了冰。

王翠花的脸瞬间白了——她就是随口胡诌,哪想到陆衍连发票都留着?抚恤金是陆衍的命根子,他从不肯动,用这笔钱买木料,可见多重视这猪圈。

“我……我就是随口说说……”王翠花讪讪地说,想往后缩。

“队里的规矩,造谣生事、污蔑社员,扣五天工分。”陆衍看着队长,“队长,按规矩办吧。”

队长早就看王翠花不顺眼了,当下点点头:“记上!扣王翠花五天工分,下午全队大会上作检讨!”

王翠花腿一软,差点瘫在地上,被旁边的李桂香扶了一把,却不敢再撒泼,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社员们憋不住笑,李桂香凑到林薇耳边:“衍小子这护短的劲儿,跟他爹一个样!”

林薇的脸有点红,抬头看向陆衍,他刚好也在看她,眼神里没有了刚才的冰冷,反而带着点……不好意思?

“上梁!”他赶紧转回身,掩饰似的拿起锤子,往梁木上敲了个楔子,“啪”的一声,清脆响亮。

上了梁,铺茅草就快了。陆衍和三叔站在墙上,把玉米秸秆铺在最底层,上面盖着新割的茅草,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屋顶的坡度比原来陡了些,雨水能顺着流得更快。

林薇在底下递茅草,偶尔抬头,能看见陆衍弯腰铺草的样子,军绿色的褂子被风吹得鼓起来,像只展开翅膀的大鸟。阳光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和她的影子偶尔交叠,像幅会动的画。

中午歇晌时,赵老栓又来了,背着双手在猪圈前转了三圈,用拐杖敲了敲梁木:“嗯,梁正,草铺得匀,比我家那猪圈强多了。”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林薇,“这个你拿着。”

布包里是半包盐,在这缺盐的年月,比金子还金贵。

“赵大爷,这太贵重了……”林薇赶紧推辞。

“拿着!”赵老栓瞪眼,“给猪拌料用的,盐能让猪长膘。算我提前投资,等你家猪下崽,给我留一头最壮的!”

林薇看着他别扭的样子,心里暖烘烘的,接下盐包:“谢谢您!保证给您留头最壮的!”

赵老栓“哼”了一声,背着手走了,走前还不忘叮嘱:“墙角的排污沟记得盖块木板,别让小猪掉进去。”

太阳落山时,猪圈终于完工了。三间新崭崭的隔间,红布在梁木上飘,墙角的排污沟盖着木板,门口的小斜坡方便喂食,连食槽都用“水泥”(拆的水泥袋泡水)抹得光溜溜的。

母猪被陆衍抱进新隔间时,哼哼唧唧地蹭着墙壁,像是在夸这新家舒服。林薇看着它圆滚滚的肚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等你下崽,给你熬小米粥!”

【叮!主线任务“扩建猪圈”完成!任务评价:优秀!】

【奖励发放:粗粮票5斤,兽药包一个(含退烧药、驱虫药),积分+20。】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林薇心里乐开了花。兽药包正好用得上,母猪下崽最怕生病,有这个就踏实了。

收工前,队长带着几个社员来看新猪圈,摸着光溜溜的食槽,赞不绝口:“林薇,你这脑子真是好使!这猪圈比公社的猪场都科学!秋收后,队里打算把集体猪圈也扩扩,还得请你当顾问!”

林薇笑着应下:“没问题,只要能让大家多养猪、多挣钱,我乐意帮忙!”

社员们散去时,夕阳把院子染成了金红色。林薇蹲在猪圈前,看着母猪在新隔间里打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猪圈从无到有,从破到新,每一块土坯、每一根茅草,都浸着她和陆衍的汗水。

“累了吧?”陆衍走过来,递给她一个粗瓷碗,里面是凉好的绿豆汤,加了点糖精,甜丝丝的。

林薇接过碗,喝了一大口,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得很。她抬头看他,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了金色。

“陆衍,”她突然开口,“等母猪下了崽,咱们留两头最壮的,剩下的换点钱,给队里买台抽水机好不好?”

陆衍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像藏着星星。他以前觉得,日子就是干活、吃饭、睡觉,没什么盼头,可自从她来了,好像每天都有新奔头——修门槛,盖屋顶,做脱粒器,扩猪圈……现在,她又想给队里买抽水机。

“好。”他听到自己说,声音比平时低了些,“都听你的。”

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低下头,假装喝绿豆汤,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猪圈茅草的“沙沙”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广播声。陆衍看着她低头喝汤的样子,头发被风吹到脸颊边,他伸手想帮她别到耳后,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转身去收拾工具,耳根红得像熟透的西红柿。

林薇看着他的背影,偷偷笑了。

这个八零年代的秋天,好像格外热闹。修好了漏雨的屋顶,做了省力的脱粒器,现在又有了崭新的猪圈。身边有个会在暴雨里护着猪圈的男人,有群会在她需要时搭把手的邻居,连最别扭的赵老栓,都会偷偷送艾草和盐。

她摸了摸怀里的兽药包,心里踏实得很。

明天,她要去供销社买点小米,给母猪补补身子。后天,去问问队长,集体猪圈扩建的事什么时候动工。大后天……

林薇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像揣了片向日葵,永远朝着有光的地方。

她的基建大业,才刚起步呢。而身边这个沉默的男人,会是她最坚实的地基,陪着她把这八零年代的日子,盖成最温暖的家。

梁木上的红布还在飘,像团小小的火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映得两人的影子,格外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