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跑遍了所有能跑的地方。先是找以前的同事借钱,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人,要么说自己刚买了房,要么说孩子要交学费,绕来绕去就是两个字:没钱。后来他又去找妻子的娘家,岳母抹着眼泪塞给他五百块,说家里实在拿不出更多了 —— 小舅子去年出了车祸,至今还躺在床上。最后,他想起了一个人:远房舅舅周明山。

舅舅是母亲的堂弟,年轻时做古董生意,听说赚了不少钱,在城里买了大宅子。可陈默和他没什么交情,只在母亲的葬礼上见过一面。那时舅舅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金手表,看他的眼神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淡漠。后来听人说,舅舅和母亲因为老宅的事闹过矛盾,几十年没来往。这次要不是走投无路,陈默绝不会想到去找他。

他按照打听来的地址找到舅舅的老宅,却只看到一把生锈的铁锁。邻居说,周明山半年前就去世了,唯一的遗产就是这家 “知旧堂” 书店,现在由他的老管家看着。邻居指了指街角的方向,说那管家姓苏,一辈子没结婚,就守着这家书店过活。

“小伙子,找什么书?” 苏老人又开口了,手里的书翻到了新的一页。

陈默猛地回过神,尴尬地笑了笑:“没什么,就是…… 随便看看。” 他的目光在书架上乱扫,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一本《西游记》的封面,纸质粗糙,带着磨砂般的触感。

苏老人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的上沿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很锐利,不像普通老人那样浑浊,倒像是两把小刀子,轻轻刮过陈默的脸。陈默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伞,伞柄上的漆掉了一块,硌得他手心发疼。

“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苏老人放下书,端起桌角的白瓷茶杯。杯子上画着淡淡的兰草,杯口有些磕碰。他抿了一口,茶水的热气在他鼻尖凝成一层白雾,“要是不着急,就坐会儿吧。”

陈默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他走到柜台旁的藤椅上坐下,椅子的藤条有些松动,坐下时发出 “咯吱” 一声响,像是随时会散架。他环顾四周,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画框是红木的,上面蒙着薄尘。其中一幅画的是墨竹,笔力遒劲,落款处的字迹模糊不清。角落里的座钟是铜制的,钟摆左右摇晃,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他的心上。

“这书店开了多少年了?” 陈默没话找话地问,试图掩饰自己的局促。

苏老人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沧桑:“快四十年了。我二十四岁跟着先生来守这家店,一晃眼,就成了这副模样。”

“先生?” 陈默愣了一下,“是周明山先生吗?”

苏老人的眼神动了动,点了点头:“是。先生年轻时就爱书,这店是他父亲传下来的,他舍不得丢,就算后来做古董生意赚了钱,也没把这店盘出去。”

陈默的心猛地一跳。他攥了攥手心,鼓起勇气问道:“苏老先生,我…… 我是周先生的外甥,陈默。我母亲是周秀兰。”

苏老人抬起头,这次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秀兰的儿子?我记得你,小时候你来过店里一次,穿个红肚兜,抱着先生的腿要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