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陈默抱着书,坐在藤椅上,看着窗外的雨。雨还在下着,把玻璃打湿了,外面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他想起小语躺在病床上的样子,小脸苍白,嘴唇干裂,却还笑着对他说:“爸爸,我不疼,你别担心。” 他想起医生说的话:“再凑不齐钱,孩子就危险了。”

他咬了咬牙,把书紧紧抱在怀里:“苏老先生,谢谢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苏老人点了点头,没再说话,重新拿起那本线装书,低头看了起来。

陈默站起身,对他鞠了一躬,转身就想走。

“等等。” 苏老人叫住他,从墙角拿起一把新的黑伞,“外面雨大,这伞你拿着吧。”

陈默接过伞,伞柄是实木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他说了声 “谢谢”,推开门,冲进了雨幕中。

苏老人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里,轻轻叹了口气。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接通后,他对着听筒低声说:“先生,他拿走书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他…… 他是什么反应?”

“眼神很激动,但也有犹豫。” 苏老人说,“应该还没被贪念冲昏头脑。”

“那就好。” 电话那头的人松了口气,“老苏,辛苦你了。要是他能回头,你就把那张卡给他;要是他真的去寻宝了,你就…… 你就别拦着他,让他自己撞撞南墙。有些道理,不自己经历,是不会懂的。”

“我知道了,先生。” 苏老人挂了电话,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雨。雨幕中,陈默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他拿起那本线装书,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写着:“人之善恶,皆在一念之间。”

2 书里玄机

陈默抱着那本黑封面的书,撑着苏老人给的新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雨巷里。伞很大,能把他整个人都遮住,雨水顺着伞沿往下淌,形成一道水帘,把他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

他没有回家,而是找了个避雨的屋檐,蹲在下面,借着路灯的光,仔细翻看那本书。书里的内容比他想象的还要详细,不仅有藏宝的地点,还有寻找宝藏的方法 —— 比如 “古寺第三棵老槐树下,三尺深”“石窟北墙,敲之有声处为暗格”。有些页面上还标注着宝藏的价值,“青花瓷瓶,估价五万”“和田玉镯,估价三万”,加起来足足有二十多万,足够小语的手术费了。

陈默的手有些颤抖,他看着那些数字,仿佛看到了小语康复后的笑脸。他想起小语第一次上学时,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地对他说:“爸爸,我以后要当医生,治好你的胃病。” 那时的小语,脸上还有婴儿肥,眼睛亮得像星星。

可他又想起苏老人的话,想起舅舅写在书上的 “若为私欲,必遭天谴”。他知道,舅舅当年为了这些宝藏,做了很多亏心事。要是自己也走这条路,会不会也像舅舅那样,一辈子活在愧疚和恐惧中?

他靠在墙上,抱着书,头埋在膝盖里。雨还在下着,打在屋檐上,发出 “噼啪” 的声响。他的脑子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拿宝藏救女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就算有点不光彩,也是为了孩子。” 另一个说:“不行,这是不义之财,拿了会遭报应的,你不能为了钱,丢了自己的良心。”